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 題:共同發力織密反詐法網
新華社記者熊豐、翟翔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2-06/22/1128766693_16559056657781n.JPG)
擴大預警勸阻責任主體,增加其他部門和金融、電信、互聯網企業的預警勸阻措施……21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二次審議的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草案,進一步釋放出對反詐工作齊抓共管、協同共治的明確信號。
當前,全國電信網絡詐騙立案數已連續12個月同比下降。在高壓震懾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持續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但也應該看到,案件發案數還在高位運行,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有的詐騙分子緊跟社會熱點,針對不同群體定制詐騙“劇本”;有的詐騙集團手法加緊變異出新,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業態,與打擊治理部門的攻防對抗升級。
伴隨網絡技術迅猛發展,傳統犯罪加速向網上蔓延。如何有效應對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網絡犯罪,已成為社會治理的一道必答題。解答好這道題,關鍵在一個“共”字,要將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突出群防群治,不斷推動社會治理創新。打防管控等各項舉措的落實,有關部門、相關企業必須協同發力,不斷加強聯動工作機制建設,形成全鏈條反詐、全行業阻詐、全社會防詐的齊抓共管格局。
近年來,有關部門在反詐宣傳、預警勸阻等方面進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形成了許多寶貴經驗。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草案二審稿正是把實踐中行之有效的宣傳防范和預警勸阻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推動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制度化、法治化,進一步織密織牢反詐防詐的法網。
面對不斷出新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新特點新手段,要全社會攜手、各部門齊心,形成合圍之勢,推動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有效堵住監管漏洞、不斷擠壓電信網絡詐騙空間,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