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 (記者 廖志榮 藍鋒)“花式”電信詐騙令人防不勝防,不少群眾受騙上當。南寧市民陸女士在網絡上被人以交友投資理財的名義,詐騙143.55萬元。接報后,南寧市公安局成立了專案組進行偵查。專案組輾轉梧州、北京、貴州、湖北、河北、福建等省市,抓獲犯罪嫌疑人14名,其中詐騙人員5人、技術開發人員1人、洗錢人員3人,以及取款、卡販、開卡人等黑灰產業人員5人,及時為陸女士挽回了損失。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廣西公安機關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強力擔當、主動作為,不斷深化推動各市、縣建立“打、防、管、控、宣、建”六位一體打擊治理格局,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1—10月,全區公安機關抓獲各類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數、破獲案件數分別同比上升78.1%和70.2%,再創新高。
——全力破案追贓。南寧市抽調精干力量,多警種聯動上案,不到2個月時間迅速偵破某企業財務人員被詐騙重特大案件,抓獲境內犯罪嫌疑人19名凍結涉案資金1980萬余元,先期返還399萬元,挽回企業巨大損失。防城港市部署開展打擊電詐“清源”行動,1個月內抓獲電詐嫌疑人134人,破案90起,為受害群眾追繳贓款68萬余元。
——竭力預警防范。全區各級反詐中心通過預警,成功勸阻248.6萬人次,共避免群眾受騙損失37.78億元,止付凍結126億多元。河池積極構建“反詐中心+派出所+社區民警”三級預警勸阻止付體系,預警勸阻止付前置110接處警中心并延伸至派出所,極大提升預警勸阻效能。
——開展立體宣防。針對高發類案,對在校學生、企業財會、公司法人等開展針對性宣傳培訓,結合轄區警務服務開展精準宣防8200余場次、覆蓋受眾約650萬人次。全面推廣官方反詐APP安裝,筑牢技術防線,守護群眾錢袋。據統計,今年10月份,廣西“國家反詐中心APP”注冊用戶超過784萬人。
據了解,雖然防范打擊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但目前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從案件的類型看,主要由6大類構成,即:貸款、代辦信用卡類、刷單返利類、冒充客服退款類、“殺豬盤”、冒充公檢法及政府機關類。上述6類案件占全區發案的83%左右。刷單返利類發案最多,占25.1%;其次是貸款、代辦信用卡類,占23.4%;“殺豬盤”,即網絡交友誘導賭博類的詐騙案值最大,雖然發案數僅占9.3%,但案件損失金額占比達24.1%,高居首位。
“要持續加大行業治理力度,堅持源頭治理、綜合治理,最大限度擠壓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生存空間。”自治區公安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廣西公安機關將加大打擊力度,依托智慧刑偵新機制,不間斷組織發起集群戰役,進一步提高打擊效能。持續加大追贓挽損力度,加快警情傳遞速度,優化快速處置流程,最大限度追繳被騙資金,最快速度返還被騙群眾。整合各類資源手段,建立具有特色的“快速精準預警勸阻”機制,對潛在被害人進行快速精準勸阻,避免群眾損失。加大宣傳防范力度,緊盯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新情況、新變化,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確保防范宣傳工作取得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