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廣西云客戶端記者 馮耀華 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10月22日訊(見習記者 甘艷霞 符振曉)10月22日上午,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廣西紅樹林資源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廣西先后頒布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紅樹林資源保護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和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開展專項行動并定期進行監督檢查,切實推進紅樹林保護和修復工作,使紅樹林保護和管理逐步走向規范化和法制化。2011年以來,共營造紅樹林607.8公頃。通過營造紅樹林,擴大了紅樹林面積,實現紅樹林面積逐年增加,紅樹林濕地生物多樣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截至2020年底,在為加強紅樹林資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綠盾”專項行動中,通過遙感監測核查和監督檢查,全區自然保護地范圍共排查發現問題984個,完成整改797個,正在有序推進整改187個。
據了解,自治區林業局會同發展改革、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建設、交通運輸、水利、農業農村、旅游、海洋等有關主管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紅樹林資源保護條例》《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并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包括城鄉建設、土地利用、海洋主體功能區、主體功能區規劃)、林地保護利用、環境保護、港口等相關規劃,共同編制了《廣西紅樹林資源保護規劃(2020-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2021年3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復同意,自治區林業局將該《規劃》印發實施!兑巹潯访鞔_了目標任務,劃定了禁止和限制開發建設的紅樹林區域,提出了主要任務、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以指導未來一段時期內全區紅樹林資源保護工作。根據《規劃》目標任務,到2025年,所有紅樹林地均落實管護責任;新營造紅樹林1000公頃,力爭全區紅樹林保有量突破10000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3500公頃;到2030年,廣西紅樹林保有量穩定在10000公頃以上,納入各類自然保護地的紅樹林比例進一步提高。
此外,廣西各科研機構積極開展科技創新促進紅樹林生態恢復。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原創了“地埋管道紅樹林原位生態養殖系統”,在全球首次實現不砍不圍紅樹林進行生態養殖的目標;概念設計并監造了我國第一條“生態海堤”,得到中央領導的肯定并指示推廣;首次提出并初步建設的“蝦塘紅樹林生態農場”入選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中國四大成功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