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記者 廖志榮 通訊員 蒙茜)今年以來,自治區公安廳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群眾最期待的事情做起,用心用情為群眾排憂解難,取得階段性成效,推動公安隊伍教育整頓走深走實。
主動問計于民,解決難點問題更“用心”。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自治區公安廳積極邀請黨風政風警風監督員和群眾代表到現場建言獻策,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項目清單,推出10類項目26項措施,實現了對群眾辦事中堵點、難點問題的精準解決。
堅決重拳出擊,保障人民安寧更“專心”。自治區公安廳積極適應犯罪形勢新變化,重拳打擊涉黑涉惡、電信詐騙、涉槍涉爆、暴力恐怖、黃賭毒、食藥環、拐賣婦女兒童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違法犯罪。今年1—8月,全區公安機關刑事案件破案數同比上升36.3%;電詐案件破案數、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同比分別上升84%、113.7%,止付凍結資金115億多元,成功勸阻218.8萬人次,避免群眾損失35.46億元。今年第二季度,全區群眾安全感達98.34%。
全面整治隱患,保障公共安全更“放心”。我區公安機關進一步健全完善廣西特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強化校園、道路交通、民航、鐵路、港航安全管理,強化危爆物品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加強易肇事肇禍精神病患者管控,全力防范個人極端暴力案事件,確保了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同時,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要求,繼續牽頭實施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嚴格入境人員閉關管理、口岸邊境封控,嚴厲打擊“三非”人員,切實筑牢祖國南疆疫情防線。
深入化解矛盾,維護社會安定更“貼心”。自治區公安廳堅持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準確把握和貫徹黨的民族政策,著力推進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消除了一批影響安全穩定的問題。在今年開展的信訪攻堅工作中,中央信訪聯席辦交辦信訪案件化解率達到98.5%。全區公安機關參與矛盾糾紛調處率99.66%,化解率97.31%。
實施助企惠民,優化營商環境更“舒心”。廣西公安廳大力推進“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更好助力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推出的審批事項“四減免”等新舉措為企業群眾節省辦事資金650多萬元,辦理戶口遷移“跨省通辦”(試點)2784筆,老年人“綠色通道”辦理證照34.76萬人次,“交管12123”APP處理輕微事故10.3萬余起,“110”走失人員快速接處警綠色通道找回走失人員27212人,互聯網+公安政務平臺實現282項業務在線申報、預約、辦理,極大提高了服務企業群眾的水平和質量。
積極轉變作風,解決基層難題更“暖心”。針對部分地方基層公安機關反映督導檢查名目繁多、頻率過高等問題,自治區公安廳進一步統籌規范全區公安機關督查檢查考核工作。截至目前,已梳理各地反映的績效考評、精文減會、執勤執法、督導檢查、綜合保障、系統整合、警情分流等7大類問題及112條建議,找準問題根源,推動建章立制工作,切實為基層減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