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南寧9月10日訊(記者 蔣堯)9月10日-1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等相關省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共同承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產業合作論壇暨中國—東盟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融合發展論壇在南寧舉行,本屆論壇以“推動產業鏈合作 融入新發展格局”為主題,旨在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國際產業合作,打造中國—東盟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交流合作新平臺。
![](http://image.gxnews.com.cn/uploadpic/2021/09/10/883392d4369be3102e8c6738291bd41d.jpg)
“一帶一路”國際產業合作項目簽約儀式。自治區工信廳供圖
記者從論壇了解到,今年是中國和東盟建立對話關系的“而立之年”,中國視東盟為“一帶一路”國際產業合作的重要地區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國與東盟積極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融合發展,在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推進戰略、機制、規劃對接和制度創新,推動雙方產業鏈供應鏈合作走深走實,加快落地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探索打造一批產業定位清晰、區位優勢突出、運營管理先進的產業鏈合作示范區,培育形成區域產業集群;保障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地區間、產業間的合理流動和暢通,增強供應鏈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http://image.gxnews.com.cn/uploadpic/2021/09/10/fe70f6a8e3147e88a73bbd8e493e8300.jpg)
“一帶一路”工業通信業國際合作智庫聯盟成立。自治區工信廳供圖
廣西積極發揮區位優勢,以推動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為牽引,進一步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特別是東盟國家的產業合作,高水平推進“南向、北聯、東融、西合”步伐,著力構建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節點樞紐。推動建設中國—東盟產業轉移合作示范區,推廣“兩國雙園”合作模式,探索形成“一個產業園區對接一個東盟國家產業鏈”合作新機制,打造跨區域跨境現代流通體系,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水平、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為強化產業合作提供支撐保障。
![](http://image.gxnews.com.cn/uploadpic/2021/09/10/96302981c24bbfe2d4ea4c4729960e6f.jpg)
中國—東盟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平臺發布。自治區工信廳供圖
圍繞有關主題,本屆論壇期間還召開了“中國—東盟產業鏈供應鏈創新合作論壇”“中國—東盟裝備制造產業合作論壇”“中國—東盟生物醫藥及大健康制造產業合作圓桌會議”三場分論壇。在主論壇期間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產業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上,共有36個項目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簽約,項目總簽約額超過200億元。期間,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聯合國內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及國內外重點領域行業協會、企業代表共同發起的“‘一帶一路’工業通信業國際合作智庫聯盟”“中國—東盟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平臺”分別舉行發布和成立儀式。
東盟秘書處、東盟國家駐華使領館代表、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司局、各省區市工信部門代表,知名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共300余人以線上和線下的形式參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