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題:黨員干部要當好“老百姓的官”
新華社評論員
“共產(chǎn)黨的干部要堅持當‘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當成老百姓,不要做官當老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語重心長地提出年輕干部必須立志做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的忠實傳人,不斷增強意志力、堅忍力、自制力,為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不忘初心使命、當好人民公仆指明了努力方向。
風雨蒼黃百年路,砥礪奮進鑄輝煌。中國共產(chǎn)黨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負起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重任。一部百年黨史,就是一部共產(chǎn)黨人無私奉獻、為民造福的奮斗史。赤膽忠心,青史永鑒。黨員干部只有始終銘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一根本問題,常懷憂民之心、常修從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才能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群眾觀、政績觀,找準為官從政的“定盤星”,激發(fā)干事興業(yè)的“動力源”,當好“人民的勤務員”。
黨員干部當好“老百姓的官”,必須端正權力觀。共產(chǎn)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毛澤東同志說,我們共產(chǎn)黨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鄧小平同志當年復出時說,我這次出來工作,不是為做官,是為了做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保持平和心態(tài),看淡個人進退得失,心無旁騖努力工作,為黨和人民做事。”權力就是責任,有多大權力就要承擔多大責任。黨員干部要堅持秉公用權、嚴以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時刻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心態(tài),對權力始終心存敬畏。只有牢記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的賦予,不是自己可以任意使用的“私器”,才能自覺克服特權思想,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真正把權力作為為黨盡忠、為民辦事的“公器”,做人民的公仆。
黨員干部當好“老百姓的官”,必須強化群眾觀。“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我們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歸根到底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以百姓心為心,把維護人民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拜人民為師,虛心向群眾學習,特別是要多交幾個能說心里話的基層朋友。要想群眾所想,憂群眾所憂,真心對群眾負責,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黨員干部當好“老百姓的官”,必須校正政績觀。為官一任,當造福一方。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黨員干部政績觀的試金石。時刻心系人民安危冷暖,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才能交出人民滿意的答卷。要突出問題導向,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從實際出發(fā)謀劃事業(yè)和工作,推動工作往實里做、往百姓心坎上做,不搞華而不實的面子工程,多辦雪中送炭的好事實事,力戒形式主義的花拳繡腿,反對官僚主義的作風做派。黨員干部不務虛功、不圖虛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腳踏實地為民干事,一定能在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創(chuàng)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yè)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