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5日電 題:服務企業需求要眼到、心到、手到
新華社記者姚玉潔、桑彤
營商環境之于企業,如同空氣、水和陽光之于生命。政府和職能部門要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要蹲下身子,放下架子,對企業做到“三到”——眼到、心到、手到。
眼到,就要看實景、察實情。
只有扎根一線,才能找到營商環境“堵點”。眼到,必須摒棄“樣板間式調研”“打卡式調研”,丟掉“腳本”直奔基層,不僅要看亮點、看成績,更要看問題、看困難。開門辦事的窗口,要善于多看一眼、多問一句,為企業多想一點、多指一步,精準服務。
心到,則要設身處地,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
缺資金,如何去融通?少技術,如何去攻關?乏人才,如何去培育?這些都需要政府與企業“共情”,把企業的事當作自家的事,靠前服務,變被動為主動,從“人找政策”轉向“政策引人”,減少企業感受和政策條文之間的“溫差”。
近日,上海提出“企業看不懂的政策不是好政策”“涉企文件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盡量不要用‘等’字”……這些提法引發企業強烈反響,讓政策暖意暢通地傳遞到市場末端環節。
手到,在于要有行動,看準了就干。
千言萬語,實干為要。優化營商環境既要從大處著眼,更要從小事入手。為企業松綁、為創新除障、為發展鋪路,需要政府各部門干在實處,落于細處。文件出臺,要讓企業看得懂、用得上;優惠落地,要讓企業“免申即享、直達快享”;政策執行,要落實回訪制度,打通反饋環節。
黨員干部既要有“一盤棋”的全局觀,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績觀,更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執行力。
眼到、心到、手到,背后的初心一以貫之,就是實事求是,以發展為要。各級政府要以心換心,讓群眾辦事省心、企業投資放心、市場經營舒心,讓全社會感受到優良營商環境的春風暖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