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在熱映的國風動漫《長安三萬里》受到追捧,一邊看電影,一邊背唐詩的“學習式觀影”引發熱議。電影中的盛唐美景如詩如畫,李白、杜甫、高適、王維等一眾詩壇“頂流”陸續登場,讓觀眾夢回“大唐群星閃耀時”。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銀幕上帶著醉意的李白舉杯吟出《將進酒》,與詩人朋友駕鶴飛越星河,在九天之上與仙人共飲。這段頗具浪漫主義的瑰麗想象,令網友紛紛破防,“看到流淚,只有中國人才懂那些詩詞里的浪漫。”
電影不僅在美術層面有所突破,更探索出關于中國敘事的新路徑。“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當穿越千年的詩句透過銀幕與觀眾相遇,長安的繁華氣派、梁園的田園風光、揚州的溫柔嫵媚、塞北的蒼涼遼闊,與回響在歷史深處的吟誦一齊“喚醒”了觀眾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長安三萬里》的“出圈”是傳統文化擁抱大眾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一批深具東方美學的爆款文藝作品深受年輕人喜愛。比如,《如果國寶會說話》在嚴肅中玩梗,拉近千年文物與年輕觀眾的心理距離;《上新了•故宮》將建筑藝術與沉睡數百年的傳奇文物帶到大家面前;西安大唐不夜城互動游戲“盛唐密盒”有梗有趣,寓教于樂;《唐宮夜宴》《洛神水賦》等節目技驚全網……
“中國式浪漫”風行背后,可以說是文藝領域踐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成功探索。傳統文化并非曲高和寡,只要找到時代化的表達,讓觀眾與中華文明共情,它們同樣可以飛入尋常百姓家,為大眾所喜聞樂見。
“只要黃鶴樓的詩還在,黃鶴樓就在。”《長安三萬里》中詩人高適的這句話引發共鳴。它提醒我們,傳統文化這個資源寶庫,仍然有廣闊的可挖掘與利用的空間。
中華文化底蘊深厚,余韻悠長。只要用心、用情探索傳統文化之美,觀眾的反饋即是最好的雙向奔赴。恰如高適的那句詩,“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