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kosu2"><tbody id="kosu2"></tbody></blockquote>
    <blockquote id="kosu2"><tfoot id="kosu2"></tfoot></blockquote>
  • <samp id="kosu2"><tbody id="kosu2"></tbody></samp>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工業經濟跨越式增長,制造強國建設步伐堅定——新中國成立75周年工業發展成就綜述

    時間:2024-09-25 08:16:3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 題:工業經濟跨越式增長,制造強國建設步伐堅定——新中國成立75周年工業發展成就綜述

      新華社記者張辛欣

      這是持續筑牢的發展根基——從一窮二白起步,到制造業規模穩居世界首位,我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實體經濟持續壯大,大國發展固本培元。

      這是不斷培育的競爭優勢——“神舟”飛天、“蛟龍”探海、高鐵飛馳……大國重器驚艷世界,產業體系更加完備,競爭力與日俱增。

      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工業經濟實現規模總量的跨越式增長和發展質量的顯著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多次強調實體經濟重要支柱性地位,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引領工業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強筋壯骨,夯實發展底氣

      9月19日12時11分,機頭標記著“C919”字樣的中國南方航空公司CZ3539航班從廣州白云機場騰空而起,飛向上海虹橋機場。至此,中國三大航空公司全部開啟國產大飛機的商業運營,國產大飛機翱翔在更廣闊的藍天。

    2024年8月29日,南航首架C919國產大飛機抵達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正式入列。新華社記者田建川 攝

      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很大程度體現在工業水平上;大國重器,是工業實力的有力證明。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業待舉,我國工業經濟在設備落后、產能低下的薄弱基礎上艱難起步。

      75年彈指而過。如今,我國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120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39.9萬億元。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四成以上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穩固。

      1949年,新中國第一臺車床在沈陽誕生;今天,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裝備制造業大國;

      1952年,新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研制成功;今天,我國鐵路總里程突破16萬公里;

      1956年,第一輛國產解放牌卡車總裝下線;今天,我國汽車產銷總量連續多年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成為“新名片”……一個個振奮人心的事實,見證制造大國的巨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紛繁復雜的外部環境,我國始終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新型工業化深入推進,不斷夯實發展根基。

      從“奮斗者”號萬米深潛到國產大型郵輪出海遠航,一路行來的每一次突破,都標注著制造強國建設的堅定步伐。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我國制造業增加值自2010年首次超過美國,穩居世界首位,2022年占全世界比重為30.2%。

      “一國工業化的廣度和深度,決定了其現代化的進度和程度。”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表示,75年來,我國工業發展開疆拓土。今天,“全”“多”“大”獨特優勢更加明顯,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創新突破,積蓄發展動力

      近日,華為公司在深圳發布全球首款三折疊屏手機,憑借技術和供應鏈的突破,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

      堅持創新驅動,國產手機向中高端升級。數據顯示,我國折疊屏手機市場連續四個季度增速超過80%。

      這是中國制造求新求變的一個縮影。回顧75年,工業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創新的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大國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快速推進。

      科技“硬實力”增強——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通過學習引進和自主研發雙管齊下逐步提升工業經濟科技含量。改革開放以后,科技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工業科技實力顯著增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產業創新能力加快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轉變。

    2024年5月26日拍攝的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新華社記者王翔 攝

      5G、載人航天、大飛機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2023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認定中國為全球最大國際專利申請國,在信息與通信技術方面,中國專利擁有量占全球總量的14%。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75年來,我國工業從傳統依賴人工到逐步實現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的支撐引領作用不斷提升。

      今天,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占GDP比重約13%,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不斷涌現。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2023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15.7%,比2012年提高6.3個百分點。

      產業鏈競爭力提升——

      全國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46.3萬家,骨干企業加快壯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14萬家,配套能力不斷強化;提高東北和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能力,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得到提升。

      把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加快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大國工業發展不斷注入強勁的動力。

      格局再塑,拓寬發展空間

      能夠穩步爬坡,可以輕盈奔跑……2024年4月,我國自主研發的通用人形機器人“天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亮相,引來刷屏圍觀。

      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產業的“上下游”已成為“左右鄰”,加速完善的產業鏈體系為培育新賽道提供有力支撐。

    2024年2月26日在重慶市兩江新區拍攝的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焊裝車間生產線(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深圳以無人機為代表的新產業集群不斷壯大;遼寧結合地方實際布局無人駕駛船舶、人形機器人等……今天,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國制造打開新空間,激蕩新活力。

      中國制造在變,制造業版圖也在變。

      20世紀60年代,我國就進行了以大小三線建設為中心的地區工業布局大調整。隨著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東部率先發展等戰略的實施,一系列產業布局落子成勢。黨的十八大以來,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深入實施,新的增長極增長帶不斷形成。2022年,京津冀、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地區工業增加值分別是2012年的1.5倍、1.8倍、1.7倍。

      產業布局不斷優化,開放步伐更加堅實。

      今天,我國已連續多年穩居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出口國地位,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

      9月8日,《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發布,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實現“清零”,開放發展不斷增添新注腳。

      回望過去,75載艱苦奮斗,鑄就了大國工業的歷史性發展成就。立足當下,中國制造仍處在由大變強的重要關口,還需補短板、鍛長板,打造新的競爭優勢。

      新時代新征程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建設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國制造將不斷突破發展瓶頸,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

      編輯:李小鋒  責編:劉陽  終審:龔濟好 
    推薦資訊
    朱會東巡視第2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貴港展區
    朱會東巡視第21屆中國
    完善就業優先政策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回應熱點問題
    完善就業優先政策 健全
    第二十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暨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南寧開幕 丁薛祥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第二十一屆中國—東盟
    朱會東到粵桂產業園區督導檢查項目建設推進情況時強調:構建園區發展場景  助推高質量發展
    朱會東到粵桂產業園區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黄色片在线观看|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乱人伦老妇女东北|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性色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陈冠希| 两个人看的日本高清电影| 999zyz色资源站在线观看| 高贵教师被同学调教11| 给我看播放片免费高清|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尤物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欧美一区 |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7| 岳又湿又紧粗又长进去好舒服| 国产色a在线观看|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 人妻在线日韩免费视频| 久久老色鬼天天综合网观看| z0z0z0另类极品| 金8国欧美系列在线| 波多野结衣免费视频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欧美大肚乱孕交hd|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国产裸体美女永久免费无遮挡 | 国产AV无码国产AV毛片|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中国一级特黄特色**毛片| 边亲边摸边做视频免费|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