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8日電 (記者郝萍)10月8日下午公安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依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整治行動的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4月9日,公安部會同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部署開展全國依法打擊欺詐騙保犯罪專項整治行動,截至9月底,全國公安機關共打掉犯罪團伙25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819名,破獲詐騙醫保基金案件1246起,追繳醫保基金2.3億元,聯合醫保部門關停處置醫藥機構277家,形成了依法嚴厲打擊詐騙醫保基金違法犯罪強大震懾。
近年來,隨著我國全民醫療保障規劃的深入推進,醫療保障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和發展,醫療保險的覆蓋面(95%、13.61億人)和基金規模(3.1萬億元)不斷擴大,產生的風險點也逐漸增多,詐騙醫保基金違法犯罪呈高發多發態勢。
為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國公安機關緊緊圍繞醫療保障領域“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據”等重點詐騙醫保基金犯罪行為,成功打掉涉案犯罪嫌疑人47名、涉案金額1100余萬元的四川達州“3·01”詐騙醫保基金案和涉案犯罪嫌疑人23名、涉案金額1600余萬元的河北廊坊“12·20”詐騙醫保基金案等一批重大影響案件,極大震懾了此類犯罪。
同時,各地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全面查清犯罪團伙的資金流向,及時凍結被騙資金,全力追繳贓款贓物,最大限度挽回國家經濟損失。據了解,江蘇鎮江破獲的部督“12·01”跨省詐騙醫保基金案,斬斷涉及開藥人、藥販、藥店工作人員、參保人員的犯罪鏈條,打掉20余個醫保詐騙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80余名,扣押涉案資金266萬元、房產7套,收繳涉案藥品3萬余盒、價值200余萬元,合計扣押凍結2000余萬元。
由于醫保回收藥品的收購價格和轉賣價格之間存在較大獲利空間,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驅使下,采取多種手法從事非法經營醫保回收藥品犯罪活動。此類犯罪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非法回收手段多樣。有的不法分子在醫院周邊擺攤設點收購藥品,有的通過代刷醫保卡直接從醫院騙取藥品,還有少數不法分子勾結醫藥機構、醫保定點藥店或其工作人員合伙騙開藥品。
——犯罪活動職業化、團伙化。犯罪團伙往往成員眾多、分工明確,形成龐大犯罪網絡,將從一些醫療資源豐富的大中城市低價非法回收的藥品,層層加價后銷售牟利。
——涉案藥多為慢性疾病用藥,中藥注射液、中藥材特別是單體價格較高的滋補中藥材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利用互聯網即時通訊手段勾結日趨明顯。
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二級巡視員許成磊提示大家要增強法治意識和安全意識,做到“三不要”:
——不要從非法渠道購買藥品;
——不要將手中多余的藥品銷售給非法收藥人員;
——不要將醫保卡、特病證交給或租給職業收卡人保管甚至參與騙開藥品。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國家醫保局自成立以來,一直把打擊欺詐騙保作為首要任務來抓,2018年至2020年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171萬家次,查處86萬家次,追回醫保基金348.75億元。
下一步,全國公安機關將持續加大打擊詐騙醫保基金力度,以打開路、以打促防、多措并舉、整體發力,向詐騙醫保基金犯罪發起更猛烈攻勢,確保專項行動取得更大成效,堅決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在此,公安機關正告犯罪分子,立即停止損害國家醫保基金安全犯罪活動,主動投案自首,爭取寬大處理。也呼吁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提供詐騙醫保基金犯罪線索,支持配合公安機關依法打擊詐騙醫保基金犯罪工作,為守衛國家醫保基金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公安部刑事偵查局二級巡視員王永明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