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10月3日電 題:把疫情阻斷在最小范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福建工作組專家在福建指導抗疫工作紀實
新華社記者
9月10日以來,福建多地暴發新一輪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疫情就是命令,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福建舉全省之力打響疫情阻擊戰。
在這場戰斗中,有一支特別的隊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福建工作組專家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第一時間帶來了防控疫情的經驗和有力的指導。他們和福建干部群眾一起,深入疫情防控一線,全程參與患者救治、流調溯源、社區防控等各項工作,極大提升了救治、防控的科學化、精準化水平。
在全力防控下,福建本輪本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上百名患者痊愈出院,多個中高風險地區降低風險等級,生產生活秩序正在有序恢復。
生命至上 全程參與患者救治
9月10日,福建莆田仙游縣楓亭鎮鋪頭小學兩名學生核酸抽檢呈陽性。擴大核酸檢測范圍后,又發現多名學生、家長呈陽性。11日、12日,泉州、廈門等地接連報告相關疫情,福建多地成為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風暴眼”。
千方百計救治確診患者、阻斷疫情傳播,既是福建上下重中之重的任務,更事關全國防疫大局。
11日,疫情發生后的第一時間,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福建工作組專家從全國各地啟程,奔赴疫情最為嚴重的莆田。他們讓福建疫情阻擊戰有了更為科學精準的指導。
11日晚間,工作組專家一到莆田,顧不上休息,就立即與省和相關地市有關負責同志交流,分析研判疫情,提出防控重點。12日一早,工作組專家兵分多路,直奔疫情防控最為吃緊的一線:核酸檢測點、集中收治醫院、農村社區、集中隔離點等。專家們看得仔細、聽得認真,迅速做出研判和具體指導。
上百名14歲以下兒童確診,是本輪疫情最讓人揪心之處,也是工作組專家參與救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福建工作組醫療組組長、北京協和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隆云介紹說,工作組從全國各地選派有經驗的兒科救治專家和護理人員,國家、省、市專家組成治療團隊,整建制接管當地定點收治機構兒科病區,聯合查房,每天早上定期召開國家、省、市三級專家聯動病例討論會,聯合會診,據此進行針對性治療。
“工作組專家全程參與醫療救治,在專家指導下,規劃落實病區‘三區三通道’和全員封閉管理,按照一人一案,中西醫結合開展醫療工作。隔離病房的護士們紛紛充當起孩子們的‘臨時媽媽’,特別設立了家庭病房,心理專家也及時開展心理疏導,讓孩子們能夠樂觀自信地接受治療。”福建省立醫院黨委副書記李紅說。
奔走在一線 精準指導疫情阻擊戰
連日來,工作組專家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線,搶時間、補短板、抓落實,助力疫情防控。
“什么時候方艙能全部到位?”“核酸檢測是一個系統工程,采、運、檢、報各個環節要科學銜接、高效運轉”“提升檢測能力的同時,一定要特別注意實驗室的院感管理”……14日,工作組專家在仙游實地查看、指導方艙核酸檢測點建設,專家們對當地核酸檢測工作把脈會診,提出多項針對性建議。
“疫情突如其來,此前沒有應對經驗,剛開始一兩天還有些慌亂,在上級黨委政府指揮下,在工作組專家指導下,我們很快穩住了陣腳,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展開。”莆田多位基層干部告訴記者。
自9月18日起,社區防控組專家、北京市豐臺區鐵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葉財德不停地奔走在廈門各風險地區的疫情防控一線,搜集社區疫情防控有關情況。他發現,由于基層缺乏人手,封控區域中群眾的生活物資供給出現困難,一些地方的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也存在失序情況,風險隱患較大。
“希望您幫我們基層呼吁一下,我們急需人手增援!”9月20日,在廈門市同安區新民鎮烏涂社區,幾位志愿者向葉財德等反映情況。隨后,社區防控組的專家迅速將一線情況匯總,并將對策建議提供給廈門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22日凌晨起,廈門市200余名市直機關部門領導、1000余名干警陸續下沉同安區抗疫一線。
在工作組專家的精準指導下,在各方馳援下,福建疫情防控能力短板不斷補齊:疫情最早發生地莆田,核酸檢測能力由日均10萬人次提升到200萬人次;流調溯源精準高效,莆田、廈門等地在初篩過程中發現陽性人員后,1小時左右即可排查出其行動軌跡,4小時左右即能回傳感染來源、感染方式、密接人員等重要信息,24小時之內就能得出較為完整的流行病學報告……
同心協力 取得疫情防控階段性明顯成效
本輪福建疫情由德爾塔毒株引發,攜毒量大、傳播速度快,迅速在福建形成多點傳播之勢。疫情發生之日起,福建舉全省之力從快、從嚴、從實、從細打響了疫情阻擊戰。
記者采訪了解到,工作組專家與福建省和相關地市一線指揮部等建立了高效協作機制,每天密切溝通交流、分析研判疫情形勢。工作組專家根據一線調研列出問題清單,提出對策建議,省市“照單全收”,全力解決難題。
9月13日晚間,工作組專家在結束一天的走訪調研后,在莆田與福建省有關方面負責人進行座談。
工作組專家開門見山:“檢測陽性人員要第一時間管控”“部分密接和次密接人員要及時轉運至隔離點”“各部門信息銜接要更為通暢”“今后幾天中高風險地區可能出現生活物資不足,要提前應對”……
開完會已是晚上10點,福建省立即根據工作組反饋的問題,召集相關部門逐條研究整改,部署落實,一切工作安排到位,已是次日凌晨2點多了。
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基層干部表示,疫情是一次大考,基層干部“答題”面臨不少困惑難題:如何科學設置核酸采樣點和采樣場所?社區防控卡口怎么管理?密接人員如何轉運?集中隔離點的啟用條件有哪些?功能分區怎樣做到安全合理?
工作組專家和基層干部群眾一起,查找漏洞、完善機制,在實戰中提升基層防疫水平。
9月23日,記者跟隨工作組專家來到廈門同安區五顯鎮布塘村。此前,這里的群眾反映核酸檢測點檢測人員少、排隊時間長、存在插隊現象等問題,引起工作組高度重視,并及時指導當地基層干部科學配置檢測點和檢測人員。
記者在現場看到,布塘村核酸檢測點的檢測臺已增至8個,村民在志愿者引導下戴口罩排隊等候,現場井然有序。
“核酸檢測秩序怎么維護”“有多少密接和次密接人員沒轉移走”“老年人用藥怎么保障”……走訪中,葉財德與布塘村干部不斷交流,詢問有關情況,并針對基層干部提出的問題給出指導意見。
在各方密切協作下,福建此輪本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生產生活秩序正在有序恢復。(記者鄭良、顏之宏、王成、陳弘毅、吳劍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