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3日電(記者姜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3日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休息和勞動報酬權益保障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規則公示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維護服務指南》,引導平臺企業及其用工合作企業健全用工管理制度,提高勞動者權益保障水平。
人社部勞動關系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此前八部門發布《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中較為原則的規定,細化為更有操作性的系列指引指南,是根據企業用工方式和勞動者就業形態的新變化,積極探索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新辦法和新舉措。
針對部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作時間過長、平臺規則制定不夠公開透明等問題,保障指引明確,工作時間在勞動者完成全部訂單的累計接單時間基礎上,需適當考慮勞動者必要的在線等單、服務準備、生理需求等因素。
勞動者達到連續最長接單時間和每日最長工作時間的,系統應推送休息提示,并停止推送訂單一定時間,以防止過度勞動。
保障指引提出,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但企業對勞動者進行勞動管理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適用勞動者實際工作地規定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
保障指引還強調,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企業應向勞動者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時間勞動報酬的合理報酬。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規則公示指引》明確了平臺企業制定和修訂勞動規則時需遵循的原則及履行的民主程序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維護服務指南》引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通過與企業協商或通過工會組織、相關部門機構等提供的維權服務渠道,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