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區組織部門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永葆為民初心 辦好民生實事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區各級組織部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黨員領導干部表率作用,從群眾最期盼、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入手,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辦好民生實事中守好初心,在為民紓解難題中厚植為民情懷,在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中擔當使命。
聚焦“急難愁盼”
用心辦實事解難題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精準發力,察民情、排民憂。
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落實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深入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雙報到”、黨員志愿服務等活動,扎實推進29項為民辦實事項目,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南丹縣委組織部、老干部局結合建黨百年系列活動,組成慰問組到離退休干部家中開展“登門入戶解難題·真情服務暖人心”活動,詳細了解離退休干部在醫療報銷、生活、學習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及時幫助解決。
浦北縣委組織部通過縣、鄉、工作站、行政村和自然村“五級聯動機制”,廣泛收集難點熱點問題,每月梳理10件最急難愁盼問題,責任到崗、落實到人,推動機關黨員干部集中解決適齡兒童入學難、學生假期看護難等群眾最關心的問題24個。
昭平縣委組織部在農村(社區)、景區等創建“紅色驛站”160多個,吸納黨員志愿者250多人,為群眾提供涼茶供應、充氣充電、臨時救援等便捷服務。
紓解“堵點”“痛點”
服務企業落到實處
“多虧了工業振興特派員工作隊上門幫助,我們在不到1個月時間內完成了產品線轉移,比預期至少提前了一半時間。”瑞聲科技(南寧)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在自治區工業振興特派員工作隊駐南寧市工作隊的幫助和協調下,該公司的工裝模具順利實現了轉移投產。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我區各級組織部門結合職能職責,圍繞影響和制約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和優化營商環境的“堵點”“痛點”等問題,積極幫助各類市場主體紓困解難。
今年2月,自治區黨委、政府作出了在全區集中選派工業振興特派員聯系服務企業的重要部署。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牽頭制定出臺《工業企業特派員工作方案》,從機關和事業單位優秀黨員干部中統籌選派工業振興特派員,到重點工業企業、工業項目和工業園區當好“服務員”“施工員”“宣傳員”,助推工業全面振興。目前,自治區和各市、縣(市、區)選派的1092名工業振興特派員已全部到位。
貴港市委組織部選派30多名干部擔任工業振興特派員,選派30名干部擔任項目“行政經理”,聯系服務全市70多個重點項目、100多家重點企業,指導解決產業鏈發展難題200余個。
賀州市委組織部集中選派100名熟悉金融、法律、科技等工作的黨員業務骨干,組建“強企助商”紅色服務隊,幫助園區、企業落實扶持優惠政策、辦理行政許可等事項30多件。
柳州市委組織部啟動實施專家智力幫扶基層項目,通過“人才+項目”模式,選拔百名優秀人才對接幫扶縣鄉企事業單位,共促成120多個產業項目,培訓本土人才3200多人。
創新活動載體
為民辦實事走深走實
堅持為民辦實事與業務工作相融互促,是確保“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取得成效的關鍵。
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大力開展“黨課開講啦”暨“十場名家云直播、百名講師示范課、千場黨課下基層”活動,參加學習黨員累計達上百萬人次;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就近到全區149個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打卡紅色教育基地”活動,線上線下參與打卡38.8萬人次;開展“將《紅色傳奇》進行到底”系列活動,通過建好一個紅色傳奇主題館、用好一批“紅灣”主題閱讀分享區、建設全區萬條紅色文化長廊等措施,推動《紅色傳奇》進單位、進社區、進農村,讓紅色資源火起來、紅色基因傳下去……
為滿足全市黨員干部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梧州市委組織部在市黨群服務中心成立“西江大學堂”,邀請38家公益機構、90多名黨員志愿者入駐,開設幼兒教學、琴棋書畫、課外輔導等精品小班課程,提供公益培訓服務。
玉林市委組織部創新搭建“為民紅繩”線上線下對接管理服務平臺,群眾有困難事、憂心事、煩心事可在網上勾選服務內容,在街道、社區、居民小區黨群服務中心系一根紅繩,黨組織或黨員干部主動認領群眾紅繩,幫助排憂解難。目前,全市共有5100多名黨員干部主動認領紅繩,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6000余次,幫助困難群眾實現1.2萬多個“微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