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廣西抽水蓄能電站群開工暨建設推進大會在欽州、南寧、貴港、玉林、桂林、百色6市同步舉行,5300余名建設者鉚足干勁,為廣西抽水蓄能電站群建設按下加速鍵。
與此同時,國家“十四五”102項重大工程之一、廣西首座抽水蓄能電站南寧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已進入投產沖刺階段——
3100余名建設者在30余個施工面加緊作業,全力推進瀝青心墻填筑、進出水口混凝土施工等任務,今年10月完成全部洞室開挖,年底將實現上下水庫大壩封頂、下水庫蓄水。
抽水蓄能電站作為當前技術最成熟的調節性電源,對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有序供應、提升清潔能源利用水平等具有重要作用。當前,廣西已形成在建抽水蓄能電站7座、總規模840萬千瓦、總投資約560億元的開發建設規模。
“四季度,南方電網公司將積極推動北部灣經濟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在抽水蓄能領域的雙灣聯動,在產業發展中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全力服務支撐廣西打造億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對于沖刺今年建設任務目標,南網儲能公司規劃發展部總經理彭潛充滿信心。
能源安全,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今年以來,廣西加快國家綜合能源安全保障區建設,立足實際統籌規劃發展各類新能源,全面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協調推進能源供給保障與綠色低碳轉型,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
眼下的八桂大地,多個清潔能源重大項目建設揚鞭加力。
在防城港市江山半島最南端,廣西建設國家綜合能源安全保障區標志性工程——廣西白龍核電一期工程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廣西核電全面落實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四季度擴大投資20.4億元,計劃完成一期工程主要區域的場平正挖工作,啟動1號機組核島負挖。”中電投廣西核電有限公司董事長丁維民表示,白龍核電項目是國家電投在廣西開發的首座核電站,廣西核電將精策劃、穩布局、強推進,全力以赴沖刺四季度,高質量完成階段性建設目標。
在離岸最近距離約15公里的防城港南部海域,防城港海上風電示范項目A場址上,63臺風電機組有序矗立在藍天碧海間。金秋十月正值項目建設的黃金期,廣西投資集團海上風電項目團隊科學統籌、周密部署,近500名建設人員抓緊作業窗口期全力奮戰。
“我們努力克服海域浪高涌急、地質條件復雜等多重困難,以最快20天完成單臺風機嵌巖基礎、最快40個小時安裝1臺風機的國內海上風電工程建設領先速度,爭取年底A場址規劃建設的83臺風電機組全容量并網發電。”廣投北部灣海上風電公司副總經理張金發說,屆時項目年上網電量將超過20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消耗約6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64萬噸。
盤點廣西能源家底,截至2024年9月末,廣西新能源裝機容量3575萬千瓦,占電源總裝機的40.1%,成為廣西第一大電源;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59.5%。隨著新一批能源項目在四季度陸續投產,廣西能源“含綠量”將持續走出上揚曲線。
新能源具有隨機性、間歇性、波動性較強的天然屬性,難以穩定可靠供電。
針對新能源大規模接入對電網安全運行的挑戰,廣西正大力開展電網安全體系研究,在推動清潔能源消納的基礎上,持續推動風、光、水、火、核、儲等多能互補的能源格局加快形成。
四季度,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著力將數字電網打造成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關鍵載體,在電網設備上大量部署智能傳感器,實時采集設備運行數據,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提升配電網可觀、可測、可調、可控能力;將積極探索推動“車網互動”“電氫協同”等新業態,推動培育電力新質生產力。
構建新型能源體系,還要保障新能源送得出、用得好。四季度,廣西電網公司重點加快500千伏田林變電站、500千伏漓江變電站等108項主電網工程建設進度,全力沖刺年底建成的目標,力爭項目安全保質按期完成。
“田林站和漓江站均是廣西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電力供應保障重點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廣西電網主網架結構,顯著提升廣西電網系統調節能力和供電可靠性,以更加堅強、靈活的電網支撐,服務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戰略規劃部總經理劉艷陽說。
當前,廣西“十五五”電網規劃研究工作已經啟動,一張安全、可靠、綠色、高效、智能的現代化電網,正在加速形成。
報紙版面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