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劉寧趕赴梧州桂林檢查指導調度防汛救災工作時強調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全力應對災情做好防汛搶險救災后續各項工作
廣西新聞網南寧6月21日訊(記者 陳貽澤)6月21日,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寧趕赴梧州、桂林市防汛救災一線,檢查指導調度防汛救災工作,看望慰問干部群眾,代表自治區黨委、政府向奮戰在防汛救災一線的同志們表示敬意和問候。劉寧強調,防汛救災是一場大考,全區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進一步強化風險意識、底線思維,繃緊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這根弦,增強責任、強化統籌,全力應對災情,切實把好預報預警會商、蓄泄兼籌調度、查險排險搶險、轉移安置保障、防疫恢復重建等“五道關”,堅決打贏防汛救災這場硬仗,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6月21日,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寧趕赴梧州、桂林市防汛救災一線,檢查指導調度防汛救災工作。這是在梧州市長洲區看望慰問奮戰在防汛救災一線的同志們,向他們表示敬意和問候。記者 何學俏 攝
西江梧州水文站于6月21日12時20分出現24.10米的洪峰水位(警戒水位18.5米),超警戒水位5.6米,實測流量40800立方米每秒,為10年一遇洪水。劉寧高度關注,21日一早乘坐動車抵達梧州后,隨即趕到長洲水利樞紐、龍圩防洪堤下小河泵站、西江梧州水文站等地,實地察看了解防洪工程調度運用、雨水情監測預報、城市防洪安全和防汛救災有關情況。“現在西江流量多少、水位多高?”“船舶安全停航沒有?”劉寧關切地詢問,強調要寧信其有、寧信其重、寧信其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把可能發生的災害險情考慮得更嚴峻一些、應對準備工作做得更充分一些,加強災害監測預警,排查風險隱患,備足裝備物資,完善工作預案,有力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要密切監測江河湖水情變化,通過實時監測水位、流量等關鍵數據,并結合氣象、水文等信息,及時準確地判斷洪水的發展趨勢,持續做好強降水及其引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質災害的防御工作。現場電話與有關部門協商,要求科學精準做好防洪調度,因時因勢優化上下游聯調聯控,最大限度發揮大藤峽等水利樞紐工程的攔洪削峰錯峰效用,確保行洪安全,嚴防次生災害,及時轉移避險。
緊鄰長洲水利樞紐的梧州市長洲區泗洲村,江水已經臨近沿江路面,村內低洼路段被水淹泡,當地已在低水位路段堆疊沙包加固堤防,做好受災群眾撤離避險工作。劉寧坐救援小舟進入村巷察看水情災情,詳細詢問了解災害影響范圍、采取的應急處置措施和群眾轉移安置等情況,趟著泥水沿村道一路察看,看望慰問基層黨員干部和救災人員,勉勵大家發揚抗洪精神,不怕疲勞、連續作戰,抓細抓實防汛救災各項工作,確保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把財產損失降到最低。劉寧還走進受災群眾家中,關切詢問他們的生活情況,鼓勵大家堅定信心、克服困難,眾志成城、戰勝洪災,并叮囑當地要以人為本加強物資保障,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維護好社會治安,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讓大家切實感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關懷。
今年以來,桂林市連續遭受多輪強降雨,特別是6月12日至19日,出現連續性強降雨過程,遭受嚴重洪災。自治區黨委高度重視,劉寧多次作出指示、提出明確要求,部署安排自治區工作組到桂林指導防汛救災工作,督促桂林市科學調度應對水情,注意安全,特別要保障好群眾的人身安全。在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齊心協力下,桂林全力做好防汛搶險救災各項工作,目前除地下空間尚有存水正在搶排外,城市地面內澇積水基本消退,市區道路基本實現通暢,中小學校已經復學,群眾生產生活秩序正有序恢復。
21日中午,劉寧從梧州驅車3個多小時趕到桂林,實地察看城市排澇、災后安置、群眾生產生活恢復等情況。記者 何學俏 攝
21日中午,劉寧從梧州驅車3個多小時趕到桂林,先后來到桂林火車站、市區立交橋、排澇泵站、居民社區、小學幼兒園等地,實地察看城市排澇、災后安置、群眾生產生活恢復等情況。“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全力應對災情,做好防汛抗旱搶險救災各項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不能麻痹大意,不能有任何閃失。這次漓江桂林水文站出現1936年以來實測最高水位洪水,桂林全市受災人口54萬多人,緊急避險轉移人口5萬多人,盡全力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劉寧說,當前要統籌組織消防、市政等應急救援力量,調集設備搶排市區積水,全力搶修道路、通訊、電力以及重要市政設施,廣泛發動群眾開展生產自救,扎實做好災后防疫和重建等各項后續工作,及早恢復生產生活秩序。要妥善安置好服務好,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干凈水喝、有病能及時得到醫治。要全面做好環境消殺和衛生防疫,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要加強統籌謀劃,科學做好城市防洪排澇,系統提升城市洪澇災害應對能力,確保城市防汛安全。要統籌好防汛和抗旱,嚴防旱澇急轉可能造成的次生災害風險。
自治區領導周異決、周家斌、許顯輝,桂林、梧州市和自治區水利廳、應急管理廳負責同志等參加有關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