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kosu2"><tbody id="kosu2"></tbody></blockquote>
    <blockquote id="kosu2"><tfoot id="kosu2"></tfoot></blockquote>
  • <samp id="kosu2"><tbody id="kosu2"></tbody></samp>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今日要聞 > 頭條

    習近平的小康故事丨“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

    時間:2021-07-08 09:09:49  來源:新華網  作者:

     

      “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

      從良渚古城遺址申遺到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從敦煌研究院座談到云岡石窟考察,從指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到強調“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守住民族之魂的戰略高度,習近平總書記關心和推動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留下了一段段動人故事。

    尋根:“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價值的認識”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走過怎樣的路?”

      漫步于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5000多年前先人創造的“神之王國”,其文明的燦爛令觀眾們發出情不自禁的追問。

      這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19年6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浙江余杭良渚,意為“美麗的水中之洲”。千百年來,這里埋藏著古老文明起源的秘密。肩負尋根溯源的歷史使命,4代考古學家在這里孜孜以求,探尋文明留下的最初印記。

      但是,新世紀之初的良渚遺址,曾一度處在保護與發展的矛盾中。在經濟利益面前,許多人并不能理解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揭示文明起源意義何在。

      2020年6月6日,小游客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老街的“良渚玉雕館”內通過電子屏學習玉雕知識。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03年7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赴良渚調研,對遺址的歷史地位作出闡述。

      扎實有效的舉措有力開展——設立良渚遺址考古與保護中心,余杭區實行“城市發展反哺遺產保護機制”、將良渚遺址區外城市開發所得的部分財政收入用于遺址的保護……

      拼版照片:這是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上排左起)黑陶器、玉琮、木屐、(下排左起)漆器、陶片和玉璧。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2007年,格局完整、規模宏大的良渚古城重現人間;2009年至2015年,由11條水壩組成、控制范圍100平方千米的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顯露真容……

      2016年,著名考古學家宿白、謝辰生、黃景略、張忠培致信習近平總書記,希望促成良渚遺址早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習近平總書記對此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強古代遺址的有效保護,有重點地進行系統考古發掘,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價值的認識。”

      2019年7月,在阿塞拜疆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傳來喜訊——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沒有根,就沒有未來。

      5000多項考古發掘項目有序開展,中國境內人類起源、文明起源、中華文明形成發展等關鍵領域考古項目重點實施……“十三五”期間,中國考古重大成果豐碩。

      悠久的文明傳承,不再僅僅是史書中泛黃的記憶;每一塊鑄就民族血脈的基石上,正深深鐫刻下文化自信的印記。

     

      保護:“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這是江蘇省揚州市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景色(2020年11月1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2020年11月,江蘇揚州。

      運河兩岸,綠意盎然,飛鳥翔集,亭臺錯落,移步換景。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揚州城南的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沿著親水步道一路察看。

      “吳城邗,溝通江淮。”

      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下令修建邗溝,欲以水路溝通江淮、爭霸中原。無人料到,這個原本為軍事目的落下的第一鍬,最終成為一項澤被千秋偉大工程的重要起筆。

      “千百年來,運河滋養兩岸城市和人民,是運河兩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護好大運河,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在碼頭,習近平總書記同市民群眾親切交流,對大運河的保護念茲在茲。

      悠悠歲月中,大運河以水波為曲、槳帆為歌,傳唱著中華民族奔騰浩蕩的歷史壯歌,積淀了深厚豐富的文化內涵。

      這是2021年6月8日拍攝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夜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孟德龍 攝)

      2014年,中國大運河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激動之余,專家們道出擔憂:申遺成功的大運河,能否更有尊嚴地活下去?

      這種擔憂并非沒有根據。

      以揚州為例。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運河三灣區域聚集了大量農藥廠、制藥廠、染化廠等企業,環境污染嚴重。

      長期以來,這條曾哺育億萬中華兒女的古老河流,面臨著遺產保護壓力巨大、傳承利用質量不高、資源環境形勢嚴峻、生態空間擠占嚴重等突出問題和困難。

      對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永遠是第一位的。

      這是江蘇省揚州市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雪景(2020年12月1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孟德龍 攝)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揚州,為了大運河生態而關停“每年能夠交稅2個多億”的化工廠;杭州,出臺我國首個保護運河世界文化遺產的地方性法規;河南,建立遺產檔案和監測系統,及時掌握大運河水質、水量、環境等情況……

      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掀開了大運河歷史的嶄新篇章。

      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我國大運河保護管理工作高度贊賞。大會報告指出,中國為應對遺產保護和管理工作方面的問題做了大量工作,這非常引人矚目且具有重要意義。

      “十三五”期間,我國文物保護力度持續加大,2000多項重點文物保護工程有效實施;完成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登記,國有可移動文物豐厚“家底”得以摸清;建立文物違法案件督察約談機制,開展衛星遙感監測,完善違法舉報受理機制……

      “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強調的科學理念,讓登得上城樓、望得見古塔、記得住鄉愁的美好畫卷,在中華大地徐徐展開。

     

      傳承:“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精神支撐”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2016年9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2020年9月28日,考古,這門略顯高冷的學問,走進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課堂。

      講解人陳星燦,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專家。在6天前召開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同包括陳星燦在內的發言代表們進行了深入交流。

      “學習的主題是我國考古最新發現及其意義。”陳星燦回憶說,總書記對許多考古項目都十分關注,并對做好考古和歷史研究工作提出要求,其中之一便是“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闡釋工作”。

      游客在敦煌莫高窟參觀游覽(2019年5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亙古星宇下,敦煌莫高窟靜立千年。

      游客們來到洞窟前,拿起手機、打開AR地圖,便能看到九色鹿從壁畫中“飛身而下”。這種利用科技手段展示文化價值、多渠道感知敦煌文化的做法,讓人驚喜又興奮。

      莫高窟窟外展示游覽技術讓九色鹿“飛入實景”(線上游覽截圖)。新華社發(敦煌研究院供圖)

      “把莫高窟保護好,把敦煌文化傳承好”——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時時回響在敦煌人耳畔。

      2019年初秋,河西走廊金風送爽。

      從北京乘機抵達敦煌市,習近平總書記即前往莫高窟,考察了解莫高窟歷史沿革和文物保護研究情況。

      在敦煌研究院同有關專家、學者和文化單位代表座談時,他對“研究和弘揚敦煌文化”提出具體要求:“要揭示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精神支撐。”

      這不僅是對敦煌人的期許,更是對全國文物工作者的要求。

      敦煌研究院技術人員在莫高窟98窟內對病害壁畫進行修復(2014年9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博物館熱”不斷升溫,考古成果和歷史研究成果的創新傳播吸引著人們重新認識中華文明的燦爛。

      “十三五”期間,全國博物館每年舉辦展覽2萬多個;《如果國寶會說話》等文博類電視節目廣受好評,《全景故宮》《全景兵馬俑》等一批數字全景展廳項目讓觀眾在家中“漫游”文化遺產地;346萬件可移動文物數據信息向社會開放,文創產品引領“國潮”消費新時尚……

      “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76.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國有可移動文物,星散在廣闊中華大地上、綿延于歲月長河中。這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正為億萬中華兒女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編輯:xjtvcy  責任編輯:韋博華 林嶸 
    推薦資訊
    劉寧率廣西代表團訪問越南
    劉寧率廣西代表團訪問
    2024年《開學第一課》展現“可愛的中國”
    2024年《開學第一課》
    上半年我市林業經濟呈現穩中快進態勢 林業產值15.96億元
    上半年我市林業經濟呈
    樂在其中 其樂融融
    樂在其中 其樂融融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黄色片网址|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欧美与黑人午夜性猛交久久久 | 中文字幕三级久久久久久| 校服白袜男生被捆绑微博新闻| 全日本爽视频在线| 舌头伸进去里面吃小豆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一个人看的视频在线| 无码不卡中文字幕av|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男人操女人免费|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奇米影视7777狠狠狠狠影视|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日韩精品武藤兰视频在线|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天堂视频网站| 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综合成色在线视频| 一级毛片**不卡免费播| 护士强迫我闻她的臭丝袜脚|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欧美大交乱xxxx|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小视频|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黄网站色视频大全免费观看|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 zooslook欧美另类dogs| 性盈盈影院免费视频观看在线一区|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 最新国产三级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日韩| 欧美精品免费观看二区| 免费少妇荡乳情欲视频| 精品三级66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色黄网站成年女人色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