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ediabluk.cnr.cn/img/cnr/CNRCDP/2021/1003/ed11867afa2f2163324851303953755410.jpg?auth=7080c67b8d0b390ab3a5ad565436f7ac)
72年波瀾壯闊,72年風雨兼程,72年攻堅克難,72年奮發圖強,一代代中國人用勤勞的雙手書寫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華章。
近日,黨中央批準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之際予以發布,其中包括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何為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2020年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不惰者,眾善之師也。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在共和國的史冊上,千千萬萬、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將民族復興的重任擔在肩上,將個人小我融入為國家、人民、社會服務的大我之中,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穿著濕棉襖在高達2000攝氏度的熔爐前工作的“邊區工人”趙占魁,“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王進喜,“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鄧稼先,讓中國人“端牢飯碗”的袁隆平,扎根大漠50載的“敦煌的女兒”樊錦詩……在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他們沖鋒陷陣、砥礪前行,他們是民族的脊梁、人民的楷模。
勞動創造幸福,實干成就偉業。因為勞動,我們的足跡踏上太空,實現了先輩能上九天攬月的夢想,并向著更浩瀚的宇宙前進;因為勞動,我們織出縱橫交錯的高速鐵路網,一日看盡神州風華,“千里江陵一日還”早已不是夢想;因為勞動,我們逆行出征、白衣為甲,在一次次與病魔的抗爭中創造生命的奇跡,踐行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因為勞動,我們廣交天下好友,以高度的自信、昂揚的姿態,闊步走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的穩步快速發展,無不是勞動所創造的。
勞動創造了歷史,勞動塑造了時代,勞動將開啟未來。時代在變,奮斗的底色永遠不變,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我們已經站在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起點,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
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全國各族人民的緊密團結,只有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成為時代最強音,讓勞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才能和億萬人民群眾一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能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央廣網評論員 田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