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特供酒、警察專用棍,這些東西隨隨便便就能買到,此類亂象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報道了。據法治日報調查,由于市場監管部門對線下銷售“軍”字號、“警”字號商品的嚴厲打擊,一些商家轉戰線上,銷售渠道更加隱秘,買賣做得風生水起。
有消費者發現,一些賣家會把自己銷售的煙酒類商品吹噓成“特供品”,以“內部招待用、自己人喝”等話術哄騙消費者掏錢,但對商品的產地和原料等諱莫如深。近年來,各地警方沒少查獲這種所謂的部隊特供酒,如犯罪嫌疑人將散裝酒分灌到知名酒類的空瓶中,銷售價格一下能翻數十、數百倍。假冒偽劣警用品的銷售情況更令人咋舌,警燈、警服、警棍均能找到相應的售賣鏈接,價格也不貴。
普通消費者難以辨認仿冒的軍用警用產品,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則趁機干壞事,穿著假軍服警服,冒充軍人警察行騙,嚴重損害軍隊和警察的形象。基于此,2022年,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公安部等6部門就聯合發布了《關于禁止銷售“軍”字號煙酒等商品的通告》。今年公安部專門部署開展“凈風”專項行動,組織全國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冒用黨政機關、軍隊等名義,生產、銷售所謂“特供”“專供”等假酒犯罪活動,集中偵破一批非法制售“特供酒”犯罪案件。
在持續線下打擊的同時,必須加大對線上制售渠道的清理和整治。此前,多家平臺都推出過相關的管理規定,但執行效果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法律法規擺在那里,就看力度如何了。網售商品亂蹭軍警名義,實屬膽大妄為,斷不可等閑視之。(張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