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河東區海河東岸,有一片名為“棉3創意街區”的磚紅色建筑群,這里曾是機器轟鳴、工人繁忙的紡織廠房。十幾年前,紡織廠搬遷,舊廠房隨之空置。當地沒有一拆了之,而是進行保護性改造,將廠房厚重的磚墻、林立的管道、斑駁的地面保留下來,再引入現代設計做內部改造,并招引第三產業企業入駐,兼做商業開發。老舊廠房變身創意街區,為各地用好工業遺產提供了有益借鑒。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工業遺產承載著工業發展的足跡,展現著工業文化的獨特魅力,是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豐富城市肌理、培育人文情懷的資源。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推動工業遺產“活”起來,不僅能增強城市文化底蘊,也能更好地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
工業遺產的內容豐富多元,因地制宜、深挖特色,才能展現其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也才能更好融入城市發展。既重視建筑改造和景觀設計,也注重挖掘文化內涵,推進工業遺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工業銹帶”更好成為“生活秀帶”“發展繡帶”,這值得我們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