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些名字:林業英雄、全國勞動模范、“時代楷模”郭萬剛,“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王有德,“改革先鋒”鮑新民……他們是生態建設中的功勛模范。在治沙造林、綠化荒山等推動綠色事業發展的一線,功勛模范們持之以恒、不懈奮斗,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著不平凡的成就。他們把美化綠水青山作為一生的莊嚴承諾,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唱出了一首首深情的戀歌。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這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于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并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大自然孕育萬物生靈,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好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如今,生態文明的主張上升為國家戰略,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的內容寫入黨章,新發展理念、生態文明和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寫入憲法。功勛模范人物是引領全國各族人民開拓進取、建功立業的榜樣力量。在生態環境領域,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向榜樣學習,踐行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綠色價值理念,培育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珍惜你我共有的地球。
深刻認識保護地球、生態建設的重要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成功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取得新進展,堅決拋棄輕視自然、支配自然、破壞自然的現代化模式,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功勛模范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堅定認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正是有了他們的不懈努力,祖國才變得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他們不僅自己有著保護生態的堅定理念,還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傳遞給每一個人。
以執著堅忍之心,用一生守護一方綠色。他們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傾力守護綠水青山。星光不負趕路人,綠色眷顧奮斗者。他們扛起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擔,凝聚起了綠色發展的蓬勃力量。他們身先士卒、守土有責,他們默默無聞、堅守基層,他們艱苦奮斗、百折不撓。他們身上,那種守護自然舍我其誰的擔當令人動容。他們在堅守平凡中超越平凡,讓人生因為奮斗而煥發光芒。發揚他們的精神,將生態保護的種子植入心中,必然能推動綠色中國奮勇前進。
矢志不渝、無私奉獻,將保護祖國的碧水藍天作為畢生追求。他們把自己對職業、對人生的堅守展現出來,成為生態文明的追夢人、生態環境保護的“守夜人”。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共生有賴于每個人的共同努力。朗朗晴空、絲絲清風、剔透碧水,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能顯著增強人的幸福感。生態文明要靠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也特別需要榜樣的引領。每一個人的生態貢獻都不容忽視。從小事抓起,筑牢綠色生活、綠色生產根基,每個人都將成為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從我做起,學習榜樣,我們護藍增綠的合力將更加強大。 (李玉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