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2.png](http://www.xueipad.com/d/file/video/shiping/2024-09-12/ca94a15425cfb40514f77ba6fcb5511d.png)
深海長纓縛蒼龍
——走進魏乃文故居
歡迎收聽我們的節目,本期節目為你播放的是《深海長纓縛蒼龍——走進魏乃文故居》。
魏乃文是研制“兩彈一星”貢獻突出的科技專家,曾任“巨浪一號”潛地彈道式導彈水下發射裝置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導彈水下發射系統的奠基人、“中國核潛艇的助推手”。得知其故居經過修繕,近日已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我和幾個朋友便驅車前往。
魏乃文故居位于桂平市西山鎮城西街,建于民國時期,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磚木結構,硬山頂,蓋小青瓦;故居門面有三間,進深兩間,高兩層。門面的青磚墻上,青苔在墻腳處十分顯眼,有的青苔甚至蔓延到了二樓,頗有滄桑之感。
我們走入故居正廳時,正廳里的多媒體設備正播放魏乃文的生平事跡紀錄片,屏幕上方有對聯寫著“隱姓埋名養肝膽,為國鑄劍壯長天”,正廳右邊有魏乃文的塑像,塑像下也有一副對聯寫道“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這兩副對聯可以說,高度準確地概括了魏乃文的一生。
在魏乃文故居里觀看他的紀錄片,再端詳那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我們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魏乃文“為國鑄劍壯長天”的激情燃燒的歲月。
貴港市紀委干部、貴港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 陳誼軍:參觀了魏乃文先生的故居,對他的成長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他隱姓埋名幾十年,生活清廉簡樸,讓我感到很震撼,也讓我很感動。可以說,他是我們廣西人的驕傲,讓我們向魏乃文先生致敬,讓我們傳承和弘揚好“兩彈一星”精神。
1922年5月23日,魏乃文就出生在這幢具有嶺南地區民居建筑風格的房子里。讀完小學后,魏乃文1935年考取潯州初中。初中畢業軍訓一年,1940年考取廣西梧州高中。1943年,魏乃文參加廣西省舉辦的高中畢業會考,成績優秀,被保送廣西大學會計銀行系就讀。與此同時,他也參加了高考,考取了廣西大學機械工程系。面對眼前的兩個機會,他選擇了機械工程系。他說:“頭頂上的日本飛機太厲害了,學機械工程可以自己造飛機、造軍艦保衛國家……”
1948年將要畢業時,魏乃文來到上海“善后救濟委員會”下屬的中國農業總公司技術部實習一年。實習培訓內容主要是在金工、鉗工、鍛工、電焊工等車間學習操作設備。1949年5月,上海解放。單位由上海軍管會接管。上海軍管會組建了船舶建造處,設計建造內河運輸的拖輪船,魏乃文成了其中的技術設計人員。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魏乃文接到調令,要他到北方的一個小城去報到。從此,魏乃文擔負起研制潛艇水下火箭發射系統的重擔。當時,國外的經驗是,除了精密的實驗室之外,還要有具有特殊功能的高級水池以及大型的水下實驗裝置。這些對魏乃文他們來說只能是天方夜譚,擺在他們面前可利用的除了幾間破瓦房和幾個空汽油桶外,一無所有。
一天早晨,魏乃文望著那幾只汽油桶思考起來,能不能用它們改裝成一個具有特殊功能的小水池呢?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他們成功地在改裝后的汽油桶水池里,做出了縮小幾十倍的第一次模擬試驗。不久,他們又在用鋼板焊接的水池中成功地實現了僅縮小幾倍的模擬試驗,將整個研制工程向前大大推進了一步。
此后,經過二十年的研究攻關,魏乃文領導設計的采用燃氣動力、導彈水下冷發射裝置,是繼美、蘇之后被中國完全掌握的水下發射技術。由于采用了先進的發射動力系統,從而使我國第一代潛地導彈水下發射系統達到了當代世界先進技術水平,這對于我國核潛艇整體作戰性能的發揮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業績卓著,魏乃文被譽為“中國核潛艇的助推手”,是核潛艇導彈發射裝置總設計師。他是潛地彈道式導彈水下發射裝置的主要完成人;他參與了巨浪1號固體潛地戰略導彈水下發射裝置研制工作的全部過程。他先后以參與的科技項目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他作為對研制“兩彈一星”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9年9月18日受邀參加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科技專家召開的表彰大會,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1960年,一位老人躺在病榻上,反復問家人:“兒子他現在在哪?做什么?怎么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回家看看……”這位老人正是魏乃文的母親。魏母在丈夫早年病逝后,一個人靠做一些小生意撫養4個未成年的孩子,并一一送他們讀書,每個孩子至少能夠完成高中學業,這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是極不容易的。而她最為器重的長子魏乃文讀完大學后,竟然杳無音訊,老人臨終前都無法再見到魏乃文一面。
老人去世20多年后的1988年9月28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刊發了《我國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成功》的新聞公報,并刊發該報記者劉敬智撰寫的新聞通訊《核潛艇攻關記》。這篇新聞通訊,終于讓人知道魏乃文消失了幾十年的原因,原來是他隱姓埋名為國家鑄造重器。面對人們的稱贊,魏乃文始終保持著謙遜的態度,他說:“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那些成績是同志們齊心合作、共同奮斗的結果。”
1983年12月,魏乃文出差時順道回了家鄉桂平。這是他于1948年離開家鄉后,第一次回家探親,也是唯一一次回鄉探親。從離家到回家,這期間已經相隔35年之久。魏乃文有四兄妹,自己是長子,下面分別是二弟、三妹及四弟。四兄妹中,二弟、四弟已于早年先后去世,三妹于2021年去世。這次回到家鄉,他吃住就在二弟媳的家里。在家鄉,魏乃文除了跟親人敘說別后之情,他對自己的工作說得極少,總是輕描淡寫地說,“就是在一家船廠工作,當工程師。”
在回來的兩三天時間里,魏乃文和親人游覽了桂平西山風景區,期間,他即興作《西山感懷》詩一首:“年少別離擊長空,深海長纓縛蒼龍。故里重逢已華發,親人握手笑新容。”這首詩可以說是他一生的寫照。
魏乃文的侄子 魏風:大伯幾十年都沒有回過老家,是因為工作走不開。他把對家人的思念寫在一張與弟弟妹妹合影的背后:“年少別離擊長空,深海長纓縛蒼龍。故里重逢已華發,親人握手笑新容”。大伯總是教導我們晚輩,要好好讀書,學好本領,報效祖國。
2008年11月,魏乃文的兒子魏前明結婚。魏乃文說,不辦酒席了,就旅行結婚吧,回老家廣西桂平一趟,一是告訴老祖宗你結婚了,二是順便探望家鄉父老和族人。魏乃文還按照家鄉習俗,用心打好一個個紅包,交代怎么稱呼老家的親人,怎么行禮,都一一用紙墨寫好。后來,魏前明還先后回鄉4次,有一次還帶上兒子回來認祖歸宗。
2015年,魏乃文的侄子魏風攜帶母親、弟妹們一起到鄭州探望大伯父。這是魏風跟魏乃文第4次見面,也是桂平的親屬與魏乃文最后一次見面。那時,魏乃文93歲。看見家鄉親人來看望自己,魏乃文激動不已,他對大家說:“都別住賓館,就住在家里,擠就擠一點,大家可以好好聊天。”
在魏風的眼里,魏乃文的晚年生活極其簡樸。他的房間很簡陋,一張學生架床,一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木柜,墻壁、窗戶上擺滿了各種書籍。穿著也簡單,十幾塊錢一件的文化衫,一雙普通拖鞋;吃一碗米飯或一碗面條,一個水煮蛋,極少吃肉;魏乃文早上6時多起床,自己做早餐,看新聞,讀書看報;午休起床后,坐輪椅到草坪上慢慢散步;晚上看完新聞聯播就洗漱休息。平時,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
“每次見面、來信,伯父都是以鼓勵為主,總是鼓勵要好好讀書,學好本領,多為國家、為集體做貢獻。”魏風說,當年他向大伯父報告自己大學專業是機械工程專業時,大伯父高興地說,“好啊好啊,好好干,做出成績來,我們家族就你跟我學的專業一樣了。”魏風說,“他的人格魅力一直感染著我們。”
魏乃文的侄子 魏風:現在我理解了他那種以身許國和獻身科學的事業心,他之所以只想著奉獻,是因為心中裝著我們祖國,他心里想著為國家奉獻,人世間最大的孝是精忠報國。
2022年4月15日,魏乃文在鄭州逝世,享年101歲。2023年,魏乃文故居被自治區科協等單位命名為廣西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之后,故居經過差不多一年時間的維修和布展后正式對外開放,已陸陸續續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參觀者。桂平市博物館工作人員李秀文說,下一步他們將積極把故居建設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紅色旅游打卡點和青少年紅色教育研學基地,讓更多的人了解那段輝煌的歷史,傳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貴港市作家協會主席 徐強:我覺得魏乃文先生隱姓埋名,默默奉獻,光榮在黨63年,一生淡泊名利,他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忠誠于黨和國家、以人民利益至上的崇高情懷。在家鄉人看來,魏乃文老先生投身科學的精神,默默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去傳承。
廣西上航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飛:參觀了魏乃文故居,我覺得這里對青少年研學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激發青少年崇尚科學家精神,我們將大力開展青少年研學活動,講好科學家故事,講好魏乃文故事。
魏乃文數十年隱姓埋名,為國家的核潛艇事業奉獻了自己畢生的智慧和心血,他用實際行動詮釋的正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
魏乃文“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他一直戰斗在遠離功名、成就大國利器的科技前沿,他把畢生精力全獻給了國防強軍科技事業,他感人的事跡和崇高的品格,值得我們敬仰、學習、傳承。
感謝收聽我們的節目,再見。
![圖片3.png](http://www.xueipad.com/d/file/video/shiping/2024-09-12/0c2252aa35fcd57b0ed1eeb4d5a19a5b.png)
魏乃文照片
魏乃文生平事跡
魏乃文(1922年5月23日-2022年4月15日)是桂平市西山鎮城西街人。魏乃文曾任“巨浪一號”潛地彈道式導彈水下發射裝置總設計師,是中國核潛艇導彈水下發射系統的奠基人,被譽為“中國核潛艇的助推手”,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魏乃文參與設計的潛地彈道式導彈水下發射裝置,獲1977年第七研究院科學技術成果獎,1978年河南省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獎,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參與設計的巨浪I號固體潛地戰略武器及潛艇水下發射獲1985年國家級科技進步特等獎;退休后主編《艦載導彈發射裝置史料集》一書獲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特別獎。魏乃文是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1999年9月18日受邀參加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召開的表彰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魏乃文同志一直戰斗在遠離功名、成就大國利器的科技前沿,把畢生精力全獻給了國防強軍科技事業,為國家強盛、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鞠躬盡瘁,做出了卓著的貢獻,是故鄉人民的驕傲。
![圖片4.png](http://www.xueipad.com/d/file/video/shiping/2024-09-12/ee5ab2c6c3dddf7e54770e82a76af112.png)
魏乃文故居一樓庭院
![圖片5.png](http://www.xueipad.com/d/file/video/shiping/2024-09-12/9dc692c080a8dbda6ea8b6fcd65bd73b.png)
魏乃文雕像
![圖片6.png](http://www.xueipad.com/d/file/video/shiping/2024-09-12/8d0b53a030db5308d3703755e5eebbb8.png)
魏乃文故居一樓正廳
![圖片7.png](http://www.xueipad.com/d/file/video/shiping/2024-09-12/604fc03471a849844fd749102e7edf4d.png)
故居展示的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