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廣西代表認真學習二十大報告和習近平在廣西代表團的重要講話精神
推動綠色發展 共繪壯美畫卷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
“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描繪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景象,全面鋪陳了“美麗中國”的鮮明底色。
廣西山水秀甲天下,是大自然賜予中華民族的一塊寶地;生態環境絢麗多彩,是祖國南疆美好和諧的家園。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環境保護牽掛在心、殷切叮囑,再次強調要“在推動綠色發展上實現更大進展”,讓廣西代表團的代表們深受鼓舞、充滿信心。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大力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創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僅是大會上的熱詞,也成為廣西代表們熱議的話題。
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就是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求發展。廣西多位代表認為,我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堅持綠色發展是保障發展的可持續性和建設美麗中國的客觀要求。未來我國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綠色發展是必選路徑。
目前,“世紀工程”平陸運河正在建設中。欽州市委書記林冠代表說,要在服務保障平陸運河建設中加強運河生態保護,研究制訂水源地保護區、海洋保護區、紅樹林保護區等調整方案,加快保障飲水供水安全,促進運河安全和諧建設。
防城港市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中心主任何祥英代表表示,要自覺把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踐行到日常工作中,通過開展海洋污染整治、海岸和紅樹林生態修復,宣傳推廣綠色生態的海水養殖方式,推進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馬山縣古棠村地處喀斯特大石山區,曾是國家級深度貧困村。村黨總支書記潘曉梅帶領瑤鄉人民發展綠色經濟,逐漸找到了與喀斯特脆弱地質環境和諧共生之道。今年,潘曉梅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
“鄉親們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感受很深。村里的藍莓、油茶等種植產業和休閑旅游項目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期待大家來做客,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山村變化。”她對未來的發展滿懷信心。
保護好廣西的山山水水,書寫美麗廣西綠色答卷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廣西視察時,再次強調“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強調“保護好廣西的山山水水,是我們應該承擔的歷史責任”。
“不要只想著發展經濟,保護好桂林山水就是對國家對民族最大的貢獻,這就是你們的‘國之大者’。”在參加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總書記再次諄諄囑托。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廣西以實際行動當好保護桂林山水的“二郎神”,全流域保護漓江、全覆蓋整治漓江、全方位提升漓江。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2021年,漓江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均達到或優于Ⅱ類,漓江綜合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22年1月31日開始,桂林市象鼻山風景區全面免費開放,游客紛紛慕名而來。
“像保護好眼睛一樣,保護好漓江、保護好桂林山水。”桂林市委書記周家斌代表說,我們要站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全力保護好漓江,筑牢生態優勢,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桂林,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
從“群峰倒影山浮水”的秀美漓江,到水清岸綠的南寧那考河濕地公園;從古木參天的十萬大山,到水凈沙白的北海銀灘……10年來,廣西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天更藍了,“廣西藍”如今已成為常態。2021年,梧州森林覆蓋率75.35%,全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6年下降了25.7%,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9.5%。梧州市委書記蔣連生代表說,我們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用實際行動筑牢西江生態屏障。
山更綠了,廣西躋身全國最綠省區前列。藤縣縣委書記杜誠代表介紹,該縣設立廣西首個環境公益訴訟專項基金,森林覆蓋率位居廣西前列,榮獲“中國長壽之鄉”稱號。未來5年,將通過大幅增加清潔能源生產總量、重點開展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等,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生態環境保障。
水更清了,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明顯成效。玉林市委書記莫樺代表說,玉林的九洲江水質穩定在Ⅲ類,成為跨省區中小流域水環境治理典范;南流江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得到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肯定。未來,將通過積極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等,繼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
海更凈了,良好的海洋生態環境已成為我區最具競爭力的一張“王牌”。北海市委書記蔡錦軍代表介紹,該市在全國設區市中率先進行生態保護地方立法,完成對潿洲島、沿海沙灘、礦產資源立法保護。全面提高紅樹林管護水平,現有紅樹林4210公頃,占到全區總量的45.1%。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近岸海域水質保持全區前列。
如今的八桂大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絢美城市與美麗鄉村交相輝映、秀美山水與美好生活有機融合,壯鄉宜居康壽,人民生活幸福。
厚植生態環境優勢,推動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色發展是真正的高質量發展。
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十八大以來,廣西陸續出臺一系列有力舉措,進一步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今年,自治區黨委出臺《關于厚植生態環境優勢推動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的決定》,提出要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努力推動在綠色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個腳印把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
“我們落地了全區首筆‘海洋碳匯綠色貸款’,全市綠色金融貸款余額占比排全區第一。”防城港市委書記譚丕創代表說,要主動適應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出臺更多符合企業發展要求的支持政策,加速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產業集群新高地。
“綠色生態是我們最大優勢品牌,也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看家本錢。”河池市委書記秦春成代表說,將緊盯“建設綠色發展先行試驗區”的發展定位,抓好生態保護、綠色產業、康旅融合等,推動生態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崛起的革命老區跨越發展新路子。
“生態優勢是我們最明顯、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優勢。”賀州市委書記李杰云代表表示,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重點打好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與廣東周邊城市一道共建共筑共享南嶺生態安全屏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快建設大灣區美麗“后花園”。
廣西代表們表達了堅定信念:只要我們緊跟偉大復興領航人踔厲篤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堅決承擔起保護好山山水水的歷史責任,必將繪就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廣西壯美畫卷!
報紙版面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