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廣西代表認真學習二十大報告和習近平在廣西代表團的重要講話精神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
科技興則民族興,教育強則國家強。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歸根結底靠教育,靠科技,靠人才。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黨的二十大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廣西代表團的代表們深入學習二十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西代表團討論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一致表示報告進一步凸顯了教育、科技、人才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戰略定位,進一步彰顯了黨中央對于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的高度重視。我們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厚植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更大作為。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在中國夢的時間表與路線圖中,教育發展有一條清晰的主線,那就是服務民族偉大復興。
新時代十年,廣西教育面貌發生格局性變化:新建中小學校幼兒園2526所,新增學位211.6萬個。2021年高等教育在校生達172.27萬人,比2012年增長102%;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2.3%、92%、52.4%,分別比2012年提高27.3、16、28.4個百分點。 學生從“有學上”到“上好學”,教師隊伍建設從“講增量”到“重提質”,教學改革從“淺層探”到“深里走”……10年來,玉林市教育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躍上新臺階。“這10年來的教育成就,是堅定不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的結果。”玉林市委書記莫樺代表說。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指出,要重視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北海目前正抓緊規劃建設15平方公里的職教園區,力爭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廣西一流、全國有影響力的現代職業教育基地。”北海市委書記蔡錦軍代表表示,要牢記總書記囑托,培養和引進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重任在肩,大有可為。”桂平市逸夫小學校長陳冬寒代表說,學校將繼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文化育人的辦學理念,落實“雙減”政策,創造條件讓學生全面均衡發展。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
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在深入學習二十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西代表團討論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同時,代表們回顧過去10年我區科技創新成就,對未來發展路子作了深刻思考。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柳工集團依托國家土方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已成為世界工程機械50強;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搶抓技術創新發展機遇,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宏光MINI已成為‘國民新神車’。”柳州市委書記吳煒代表深切感受到科技創新給經濟發展帶來的深刻變革。
吳煒表示,柳州將持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前端聚焦、中間協同、后端轉化,打好重要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大力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制造城,打造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努力走出一條以科技創新推動轉型升級、以工業發展帶動產業振興的路子。
“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桂林市委書記周家斌代表深入學習領會二十大報告精神,更堅定了帶領桂林市今后堅持科技創新與產業振興相融合的決心和信心。桂林是廣西重點建設的高等教育集聚區,豐富的科教資源為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下一步,桂林將繼續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創建一批國家、自治區級高水平科創平臺,力爭2025年國家級科創平臺達75家,轉化重大科技成果400項以上。”周家斌表示。
“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廣西科學院廣西生物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青艷代表對二十大報告中這句話感受尤為深刻。她說,要以二十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立足工業微生物和酶分子改造相關領域開展科技攻關,一步一個腳印為廣西科技創新貢獻力量。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
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欽州市委書記林冠代表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欽州市不斷優化人才“引、育、用、留、儲”全鏈條生態,先后制定出臺了57項人才政策,有效集聚各方面優秀人才在欽州創新創業,投入人才發展專項資金1.97億元。近5年全市人才總量由15.08萬人增長到25萬人。今后將繼續緊扣產業發展精準引才,營造人才發展好生態。
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專家鄭志明代表說,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總書記參加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指出,工人階級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覺悟。我和團隊要繼續苦練基本功,爭當大國工匠。同時希望進一步完善技能人才激勵政策,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之路。”
偉業勢如虹,輝煌啟新程。廣西代表們紛紛表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新時代大有可為。要擼起袖子加油干,以守正創新的勇氣、堅持不懈的韌勁,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
報紙版面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