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警13年來,她以精湛的法醫技術、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投身于公安法醫事業,累計檢驗尸體650多具,協助破獲重大、疑難案件600多起,活體傷情檢驗4800多人次,在一大批案件偵破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從一名法醫技術人員做起的玉林市容縣公安局黨委副書記、政委、警務技術一級主管黃墁,在工作中不僅要奔波于現場、解剖室、殯儀館,還要時常面對慘不忍睹的尸體。這些挑戰常人難以承受的心理極限的工作,往往被認為是男同志的“專利”。
“再特殊的工作也需要有人去做,作為黨員,我要為女性做榜樣,激勵更多人投身到這個行業來。”憑著這股干勁,在玉林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副支隊長的崗位上,她克服心理障礙,兢兢業業、踏實肯干,堅守在刑事偵查工作的第一線。
在玉林市玉州區發生的一起故意傷害致死案件中,由于缺乏目擊者,且案發地監控錄像模糊,破案十分艱難。當時參與案件偵破的黃墁提出運用一種新型排查法,比對現場血跡查找嫌疑人。經過4個多月的艱苦排查,最終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這是玉林市公安局玉州分局首次運用這種新型排查法偵破命案,也填補了刑事技術應用的空白。
“法醫工作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從入警第一天起,黃墁就立下決心,爭當一名技術創新的“領頭人”。黃墁在工作中善于學習、勇于創新,用科學知識和技術撥開案情的迷霧,為案件偵破指出正確方向。
她先后牽頭集結刑事技術人員,創立“勞模創新工作室”,探索推行“加減乘除”工作法,協助破獲390多起案件;帶領刑事技術人員開設“綠色通道”,創新“四級篩核法”,比對中找回歷年失蹤被拐兒童48名;聯合創建廣西公安系統首個“廣西三八紅旗手工作室”,協助破獲1400多起案件……
2017年,黃墁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從北京回來后,她主動到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村屯、學校等宣講十九大精神100余場次,用心搜集群眾對民生建設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履行黨代表上傳下達的職責。
黃墁的名字因此家喻戶曉,一些群眾慕名找她幫助解決困難。2019年12月,一位母親找到黃墁,說自己11歲的小女兒小美近期情緒不穩定,常有自傷行為,作為母親的她瀕臨崩潰。她把最后一絲希望寄托到黃墁身上。黃墁馬上幫助聯系心理醫生,并一直密切關注治療情況。
“一片丹心,只為祖國富強;忠誠堅守,唯愿百姓平安。”這就是黃墁,無論是在技術崗位,還是管理崗位,她都堅守著初心與警心。
今年8月,擔任容縣公安局黨委副書記、政委后,黃墁立足新崗位履職盡責,積極落實暖警愛警措施。結合開展公安機關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營造爭先創優、真抓實干的濃厚氛圍,讓民警的榮譽感、自豪感,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新征程新崗位新起點,我將示范帶動公安干警們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貢獻智慧和力量,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黃墁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