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神經外科、心胸外科、燒傷整形外科、兒科等多個護理崗位工作過,護理各類病患者超過萬名;曾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中國好護士、中國好人、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廣西三八紅旗手等多項榮譽……她就是龐茜,賀州市人民醫院兒科黨支部書記、兒科一病區護士長。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看到武漢重災區新增確診人數連續上升,龐茜三次請戰,并在請戰書上鄭重地寫下:“國家有難,醫者天職!”
其實,這并不是龐茜第一次選擇“逆行”。在2003年“非典”襲來時,年僅20歲的她就毫不猶豫沖到抗擊“非典”一線,一待就是3個月。17年后,她勇毅抉擇戰斗在最前沿,并臨危受命擔任賀州市第一批赴湖北抗疫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和醫療隊隊長。
“與疫情抗爭的日子并不輕松,一個4小時的班下來,經常累得話都說不出來。”穿著厚實且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做著各項操作,體能消耗一大,呼吸就困難;戴著模糊不清的護目鏡、面屏為患者靜脈穿刺輸液、采血、采集咽拭子;配合醫生胸外按壓、面罩給氧、插管、上呼吸機,進行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搶救,實實在在地守住了生命的最后關口……整整45天,她與醫療隊奮戰在抗疫一線,完成了對251名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其中,病重13人、病危2人,綜合治療治愈出院89人,累計完成護理工作5089項(次),實現了“醫務人員零感染、護理工作零差錯、住院患者零死亡”的目標。
2020年3月30日,是龐茜援鄂之行的最后一次值班。病區里,患者看到龐茜防護服背后寫著“站好最后一班崗”,紛紛詢問:“姑娘,你是要回家了嗎?”“謝謝你們不遠千里來幫助我們,你們是武漢的恩人,也是我們的大恩人。”……此情此景,龐茜深刻地感受到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醫務工作者的職責和價值所在。
從援鄂“抗疫”戰場回來后,龐茜從燒傷整形外科調到兒科一病區擔任護士長、黨支部書記。面對一個新的護理領域,龐茜很快適應了新環境新理論技術要求,埋頭鉆研苦干,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她的創新項目問卷星微課培訓以及問卷星優質護理滿意度調查應用,在全院科室護理單元推廣應用效果好,得到同事的贊許和認可。探索創新無止境,她還通過實行護理“反向交班”工作法,參與科研課題研究,改革培訓方式,強化對護理專科知識的學習,有效提升了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作為支部書記,龐茜經常帶領支部黨員到社區、周邊鄉鎮衛生院開展免費義診和授課,讓基層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更便捷、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必須把工作做細做好,不能有半點馬虎。”龐茜從走上護士崗位起就給自己定下這樣的要求。20年來,除了像家人一樣照顧住院患者,她還給予每一位患者心理輔導,幫助其早日康復出院。“治病救人是我們的天職,身為黨員更要義無反顧。不忘初心、‘醫’路前行。”龐茜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