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通知》指出,要“進一步強化紀律意識、加強自我約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政治定力承載著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黨性修養、責任擔當、廉潔自律等諸多方面內容,是判別黨員干部忠誠干凈擔當與否的主要依據,是對黨員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
政治定力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來自堅定的信仰、如磐的信念。這是黨員干部站穩政治立場、抵御各種誘惑的決定性因素。只有把理想信念作為照亮前路的燈、把準航向的舵,轉化為追求奮斗目標的“營養劑”、涵養政治定力的“除塵器”,才能在思想上排除各種干擾、消除各種困惑,提升政治免疫力和政治敏銳性,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要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一身正氣、一塵不染,讓政治定力成為黨員干部的“定心石”,這樣才不會得“軟骨病”。“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這是貫通歷史、現實和未來的警示與啟迪。
黨紀學習教育是檢驗黨員干部政治素質的“練兵場”,也是提升政治定力的“空間站”。政治定力集忠誠、干凈、擔當為一體,反映的是黨員干部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把控能力和對外部環境的應對能力。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立根固本,是一次思想的洗禮、黨性的淬煉,更是一次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深悟政治定力的理論之基、時代之蘊、實踐之道,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的自我控制、自我約束、自我調節能力,筑牢理想信念的“高線”,守住紀律規矩的“底線”,心無雜念,德無雜質,行不亂章,讓“涵養政治定力”成為一種道德修養、一種思想境界、一種行為習慣。這是黨的紀律建設的永恒課題,也是黨員干部一生的修養課。
水不流則腐,官不廉則敗。來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的消息,2023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處分省部級干部49人,廳局級干部3144人,縣處級干部2.4萬人,鄉科級干部8.2萬人,一般干部8.5萬人,農村、企業等其他人員41.7萬人。這些人都是因為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喪失政治定力,失掉理想信念,陷入了權力與享欲的泥潭。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黨員干部一旦松懈了思想的閥門,患上政治定力不堅定的“軟骨病”,就會在各種錯誤思想面前失去免疫力,分不清底線、防線和界線,最終滑入誘惑的“沼澤地”而不能自拔。身陷囹圄后,這些官員常常悔不當初,給我們留下了因為“一粒米而失去整個天空”的深刻警示。
政治定力不是天生的,不會隨著黨齡的增加而自動增加,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高而自然升高。唯有通過不斷學習教育,多吸“理論之氧”,常補“精神之鈣”,時刻以黨章為鏡、以黨紀國法為鏡、以群眾期盼為鏡、以反面典型為鏡,自覺錘煉黨性,時常反躬自省,培養高尚情操、錘煉高尚品格,才能讓政治定力成為黨員干部校正思想和行動的有力武器。全區各級黨員干部要把增強政治定力作為黨紀學習教育的必修課、必答題,自念“緊箍咒”、自架“高壓線”、自設“防火墻”,在各種風浪、各種誘惑考驗面前,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把信仰執著、信念堅定、意志堅韌、立場堅固、方向明確等政治操守展現在建設新時代壯美廣西的奮斗路上,永葆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