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訊 近日,在桂平市紫荊鎮文鵬家庭農場的沙姜種植示范基地,村民們正在挖姜、去泥、挑揀、裝袋,一派豐收繁忙景象。
“為了增加中短期收入,我在杉木林和竹筍下套種沙姜100多畝。沙姜是半陰生姜科植物,耐旱耐瘠怕浸,具有肥厚的根狀莖。沙姜應用很廣,不僅可做香料調味品,還可做藥材入藥治病。”農場主王巧飛說,基地的沙姜每畝產量2000—2500公斤。目前,他已經向廣東和本地銷售了3批沙姜共10多萬公斤,銷售額80多萬元。
桂平市紫荊鎮文鵬家庭農場在杉木林和竹筍下套種沙姜100多畝,畝產沙姜2000—2500公斤,帶動脫貧戶和村民就業增收。目前,該基地已銷售沙姜10萬公斤,銷售額80多萬元。圖為近日,村民在采收沙姜。 (記者易舟琴攝)
據悉,桂平市紫荊鎮文鵬家庭農場在沙姜種植管理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許多沙姜種植戶紛紛前來請教。2023年,文鵬家庭農場輻射帶動了花蕾村、蒙沖村20戶農戶種植沙姜,增加了周邊農戶家庭經濟收入,并聘請5戶脫貧戶長期務工,50多名村民打“零工”,帶動脫貧戶家庭和村民增加收入。
“今天有10多人來基地挖沙姜,我們把沙姜挖出、去泥,每公斤人工費為1.4元,手快的一天可清理出150公斤沙姜,慢的也可清理出50多公斤沙姜,一天的工錢是80元至200元。”村民韋小鳳說。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駐田泗村第一書記蔣玉秀說,沙姜銷路廣、利潤有保障,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作為田泗村的后盾單位,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爭取幫扶資金10萬元作為村集體資金入股沙姜基地,每年的分紅歸入村集體經濟,并舉辦沙姜栽培技術培訓班,到田間地頭現場指導,向廣大農戶傳授沙姜種植技術。同時,不斷創新聯農帶農機制,持續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助農多渠道增收。
在紫荊鎮大廣村八姐家庭農場1160畝的筍竹基地,一片綠意盎然,放眼望去,3萬多株的大頭竹、麻竹、吊絲竹長勢喜人,一顆顆個頭飽滿的“小綠胖子”正悄悄藏在土地里。
“預計今年產鮮筍約22.5萬公斤,所采竹筍小部分鮮賣,大部分運回自己的加工廠,腌制酸筍和加工成筍絲、筍片、筍尖等干品。”農場主藍燕說。
據了解,八姐家庭農場建于2022年7月,現經營主體產業是位于金田林場麒麟山分場長田站的筍竹基地;還與本村村民合作創建“紫荊鎮山廣桂農業專業合作社”,在本村板兮屯種植有500畝沃柑,為本村18戶脫貧戶提供長期就業,人均年收入達到6000元以上,并為周邊35戶農戶提供臨時就業機會,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近年來,紫荊鎮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動農業產業向規模化、基地化、集約化發展,積極引導農民群眾發展沙姜、竹筍等特色產業。2023年,紫荊鎮沙姜種植面積2500畝,產出沙姜干品875噸,年產值超過7350萬元;竹筍種植面積2.5萬畝,產量3.7萬噸,產值8500萬元,走出了一條以特色經濟作物為產業特色的鄉村振興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