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記者從《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暨2024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將于6月5日在廣西南寧舉辦,活動圍繞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世界環境日“土地修復,荒漠化和干旱韌性”主題及倡議,以“1+1+6”模式,即舉辦1個主會場活動、1個主題宣傳活動和6個配套宣傳活動,聚焦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廣西特色、突出東盟元素。當天的發布會還發布了《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發布會現場。記者 王希 攝
據了解,此次活動落戶廣西,是首次在自治區舉辦,首次在祖國南疆舉辦,首次在面向東盟開放的前沿和窗口舉辦,意義重大。發布會上對2024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有關情況進行了簡要介紹。6月5日上午,將舉行“從這里看見美麗中國”主題展示、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禮遇2024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先進典型代表、向2024年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頒授聘書、啟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活動等。5日下午,將進行包括主旨演講、發表筑牢祖國南方重要生態屏障宣言在內的多項議程。目前,活動各項工作已經準備就緒,部分配套活動已經完成或先行啟動。
發布會上,正式發布了《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據介紹,2023年,全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并保持全國前列,其中,全區環境空氣質量穩中向好,優良天數比例為97.9%;全區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99.1%,好于年度目標0.9個百分點;全區近岸海域水質總體保持優良,入海河流整體水質為“優”;全區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農用地土壤環境狀況總體穩定,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全區自然生態系統狀況總體穩定,生態質量指數(EQI)為74.85,生態質量為一類,全區現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1151種,分布有本土高等植物10466種。
視頻攝制:記者 盧業深
今年1—4月,全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7.6%,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3%。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為99.1%,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總體穩定向好。
下一步,廣西生態環境廳將通過建立衛星遙感為核心,航天遙感為補充,樣地監測為驗證輔助的生態遙感監測體系;推進廣西桂林漓江站、環江喀斯特站、北部灣站等第一批3家國家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建設等措施,建立健全廣西生態質量監測網絡,統籌推進生態質量監測體系建設,強化生態保護監管支撐,守護好祖國生態安全“南大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