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動態清零”?為什么要“動態清零”?鐘南山院士、張伯禮院士、梁萬年、吳尊友等專家,在多種場合從不同角度解讀了“動態清零”方針的必要性、可行性與戰略性。
為什么要“動態清零”?
鐘南山:奧密克戎傳播力強,應堅持“動態清零”
![1.jpg](http://www.xueipad.com/d/file/shizheng/guonei/2022-04-29/cf9efe91988fe28503e1c86b734eaaf6.jpg)
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中國日報朱興鑫 攝
4月8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線上直播課中講到,新冠肺炎的關鍵問題就是要最大限度降低傳播和病死率。當前流行的奧密克戎傳播力強,如果大規模發生,會失去很多生命。
所以目前來看,完全開放是不適用的,對中國來說,還是應該堅持動態清零。
實現“動態清零”的底氣在哪?
張伯禮:我們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
![2.jpg](http://www.xueipad.com/d/file/shizheng/guonei/2022-04-29/c1ba6a6408c54afa786d96fb09e0c526.jpg)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新華社記者李賀 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曾在接受采訪時透露,我國動態清零政策短期來看仍為最有效手段。
張伯禮院士指出,我國一直堅持“內防反彈,外防輸入”“動態清零,精準防治”的策略是成功的,確保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也保障了經濟社會穩定和發展,綜合評判,我們的成本效益比是最優的,也彰顯了我國的制度優勢和科學決策,我國疫情防控永遠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
4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動態清零”和“絕對清零”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按照中國的人口密度、人口結構,一旦放松疫情管控,會面臨病毒廣泛傳播、重癥和死亡數量巨大的后果。
如何做到“動態清零”?
梁萬年:無法徹底阻止感染發生,發現一起撲滅一起
![3.jpg](http://www.xueipad.com/d/file/shizheng/guonei/2022-04-29/25cc0f7a9ccbeb07f455023d39ba8f86.jpg)
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
4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接受專訪時表示,中國“動態清零”總方針的核心在于在當前無法消滅病毒也無法徹底阻止感染發生的情況下,對疫情發現一起撲滅一起。
梁萬年進一步介紹,“動態清零”的核心是兩個詞。
一是強調“動態”,一旦發現了這種疾病導致的疫情發生,快速把感染者識別出來,遏制住疫情,使其不對更廣泛的人群產生更大的危害。
第二個關鍵詞是“清零”。“清零”有三層含義:一是病毒的消滅,二是疾病的控制,三是疫情的控制。現階段最關鍵的“清零”目標是要清零“疫情”。
下一步“動態清零”如何走?
吳尊友:核心是斬斷傳播鏈
![4.jpg](http://www.xueipad.com/d/file/shizheng/guonei/2022-04-29/7e7343b0741cd84e3ee501382321e8c8.jpg)
中國疾控中心首席專家吳尊友
4月17日晚,中國疾控中心首席專家吳尊友在微博上發長文,詳細解讀了“動態清零”方針。
吳尊友表示,“清零”就是從有到無的過程,就是把疫情消滅的過程。但是,這個消滅,僅僅指某地某時刻發生的某一起疫情,并不是指廣義的全國范圍的總疫情。“動態”就是疫情發生與清零是在不斷變化的。每次疫情發生后,都能在較短時間內撲滅,使得疫情歸零。
動態清零的核心就是斬斷傳播鏈。動態清零的主要措施包括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即所謂“四早”措施。
吳尊友進一步分析,“一般來說,疫情發現得早,其波及范圍小,就越容易實現動態清零。即使發生了一定比例的社區傳播,以縣(區)為基本單位,只要新冠疫情出現社區傳播的縣(區)數,占全國縣(區)總數的比例很小,都是可以實現動態清零的。如果這些出現社區傳播的縣(區)分散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動態清零就相對容易實現;如果這些出現社區傳播的縣(區)集中在某幾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動態清零的難度就會大一些,需要的時間就會長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