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洋彼岸的中概股經歷了上周的“黑色星期五”市值暴跌之后,本周一以來A股和港股市場也引發了下跌連鎖反應,一時間市場悲觀情緒蔓延,投資者信心不斷受到影響。
但轉機也在今日發生: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會議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主持。會議提到,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對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要及時回應。凡是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應事先與金融管理部門協調,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也就在同一天,銀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主持召開專題會議,會議要求,要積極支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
決策層的連續積極信號釋放,無疑給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從市場的反饋也能看出,來自政策的托底一掃此前市場彌漫的陰霾情緒,以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中概股股價今日強勢反彈,A股大盤午后也一改近日來的“跌跌不休”,最終以3.48%的漲幅收盤。
這一輪從海外波及本土的資本市場震蕩,應該說“震中”就在本次國務院金融委會議上所提到的平臺經濟公司。據新華社報道,這次會議強調,關于平臺經濟治理,有關部門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針完善既定方案,堅持穩中求進,通過規范、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穩妥推進并盡快完成大型平臺公司整改工作,紅燈、綠燈都要設置好,促進平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
眾所周知,由于公司架構和業務相對屬于創新領域,在前些年的互聯網公司上市熱潮中選擇遠赴大洋彼岸的美股上市成為了主流選擇,這也使得中概股主要以中國互聯網經濟中的大公司和獨角獸為主。但在近幾年,伴隨著數字經濟日益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科技公司的社會角色也逐漸從創新者變成了我們衣食住行的服務商,日益擴圍的影響力也對這些公司所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提出新的要求。此前針對平臺經濟領域的治理,也正是基于更為公平的營商環境角度出發,以求厘清平臺經濟發展的邊界。
不過,此前針對平臺經濟的監管節奏不斷提速,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對于這一產業的預期和信心。在不確定性之下,投資者難免容易出現非理性行為。因此,這個時候最為關鍵的,就是正如會議所指出的,要通過規范、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紅燈、綠燈都要設置好,促進平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
紅綠燈的提法,最早出現于2021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中。這也是對前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到的“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一次產業政策微調;而從國務院金融委如今的表述來看,無論是紅綠燈要設置好的“導航儀”,還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定位儀”,無疑都是給平臺經濟產業未來發展再一次釋放積極信號。
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全球地緣政治經濟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資本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產業層面的變化,也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信心和未來預期,這同樣關乎未來的穩增長大局。在這個時候,能否強化投資者信心、引導市場預期,就成為了宏觀調控的關鍵任務之一。
說到底,在資金流動瞬息萬變的資本市場,這種對未來發展的信心,確實要比黃金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