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常會出手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大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紓困幫扶力度,加強政策儲備,做好跨周期調節。會議指出,針對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導致生產經營成本上升、應收賬款增加、疫情災情影響等問題,在用好已出臺惠企政策基礎上,進一步采取措施穩住市場主體、穩住就業,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跨周期調節”近來密集被提及。在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做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后,8月16日的國常會要求針對經濟運行新情況加強跨周期調節。最新的國常會則提出,統籌做好跨周期調節。
支小再貸款額度再加3000億
在加大幫扶政策力度方面,國常會透露,今年再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支持地方法人銀行向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放貸款。
“這次國常會更多強調的是結構性政策和直達實體的政策。我們認為目前并不是銀行缺流動性,而是在流動性的寬裕背景下,信貸擴張較慢。因此如果將流動性轉化為信貸,才是政策的核心,再貸款顯然要比普遍降準好。因此,我們認為再貸款的增加降低了降準的概率,而且后期應該能看到貸款投放的上升。”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認為。
支小再貸款屬于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支持小型城市商業銀行、農商行、農村合作銀行和村鎮銀行四類金融機構發放小微企業貸款。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披露的數據顯示,6月末,支小再貸款余額為8882億元。同時,央行對10個信貸增長緩慢省份增加再貸款額度2000億元,引導10個省份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對區域內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等領域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完善對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企業貸款貼息及獎補政策
國常會還提出,完善對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企業貸款貼息及獎補政策。推動銀行更多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建立國家融資擔;痫L險補償機制,支持擔保機構為缺乏抵押物和信用記錄的小微企業提供擔保。引導金融機構開展票據貼現和標準化票據融資,人民銀行提供再貼現支持,緩解中小微企業占款壓力。
屈慶認為,完善對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企業貸款貼息及獎補政策依然是“結構性的降息”。
他指出,目前經濟依然是結構性的問題,確實疫情對不少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產生了較大的壓力。但房地產調控又不能放松,通貨膨脹壓力也依然存在。因此動用總量的利率工具降息和加息都不能解決結構性問題。采取貸款貼息及獎補政策,或更能有效降低部分行業的成本壓力,進而提升盈利水平。市場目前的降息預期似乎也過于濃烈。
發揮地方專項債作用帶動擴大有效投資
在統籌做好跨周期調節方面,國常會提出,發揮地方政府專項債作用帶動擴大有效投資。根據國際環境變化和發展實體經濟需要,加強政策儲備,研究和適時出臺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續政策,提高應對困難挑戰的能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就業穩定。
平安證券認為,跨周期調節著眼中長期的經濟運行,一是可以避免對大規模財政貨幣刺激的依賴。二是更加注重在增長動能上的“先破后立”。 “跨周期調節”下財政貨幣政策的側重點上,下半年財政政策要形成對今年底和明年初GDP的有效拉動。
“上半年穩增長壓力較小,地方專項債的發行相對偏慢,基建支出增速也低于去年同期。而下半年經濟可能面臨進一步下行壓力,接下來專項債的發行或將提速,對經濟進行支持。” 海通證券早前在解讀“跨周期調節”時稱。
“本次國常會并沒有提及總量放松的政策,而是更多強調結構性政策,強調直達實體的政策,并夯實信用擴張的路徑。” 屈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