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在北京舉行。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三審稿、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二審稿等提請本次會議審議。
此外,教育法修正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再次審議。草案加大了對冒名頂替入學行為的處罰力度,增加了對組織、指使他人實施冒名頂替行為的處罰。
教育法修正草案
對冒名頂替入學行為加大處罰力度
在規定冒名頂替入學行為的法律責任的基礎上,4月26日提請審議的教育法修正草案將相關表述與刑法修正案(十一)相銜接,并對這一行為加大處罰力度。
一是將冒名頂替行為表述為“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入學資格”。
二是將責令冒名頂替者停止參加相關國家教育考試的年限由“一年以上三年以下”修改為“二年以上五年以下”。
三是增加規定,組織、指使盜用或者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入學資格的,屬于公職人員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三審
嚴禁違背農民意愿撤并村莊
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三審稿擬充實支持城鄉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嚴格規范村莊撤并,嚴禁違背農民意愿、違反法定程序撤并村莊。
此前的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二審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根據一些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地方、部門的意見,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建議,充實支持城鄉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對此,草案三次審議稿增加規定:按照方便群眾生產生活、保持鄉村功能和特色的原則,因地制宜安排村莊布局,依法編制村莊規劃,分類有序推進村莊建設,嚴格規范村莊撤并,嚴禁違背農民意愿、違反法定程序撤并村莊。
草案三審稿還增加了實行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嚴格控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保障種子安全,建設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促進鄉村產業深度融合,培養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建立健全易返貧致貧人口動態監測預警機制的規定。
此外,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三審稿還增加規定,明確每年農歷秋分日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監察官法草案二審
擬明確監察官不得領取兼職報酬
監察官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第二次審議。草案二審稿明確,監察官因工作需要兼職的,應當按照管理權限批準,并不得領取兼職報酬。同時,草案二審稿相較于一審稿還作出多項修改。
監察官法草案一審稿主要包括總則,監察官的職責、義務和權利等9章內容。此后,經過征求各方面意見,形成了草案二審稿。
草案一審稿規定,監察官“非經批準不得在監察機關外兼職”。有的專家提出,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不得領取兼職報酬,監察官經過批準兼任社會職務的,也不得領取報酬。據此草案二審稿作出修改:監察官因工作需要兼職的,應當按照管理權限批準,并不得領取兼職報酬。
數據安全法草案二審
擬建立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
數據安全法草案二審稿26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提出,國家建立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確定重要數據目錄,加強對重要數據的保護。
草案二審稿規定,國家建立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根據數據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一旦遭到篡改、破壞、泄露或者非法獲取、非法利用,對國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組織合法權益造成的危害程度,對數據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并確定重要數據目錄,加強對重要數據的保護。
草案二審稿對地方、部門制定重要數據目錄作了規定,明確各地區、各部門按照規定確定本地區、本部門以及相關行業、領域的重要數據具體目錄。
有的部門提出,網絡安全法已要求網絡運營者按照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采取相應措施,保障數據安全,建議草案有關制度與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做好銜接。對此,草案二審稿增加規定,開展數據處理活動應當“在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全流程安全管理制度,加強數據安全保護。
草案二審稿增加規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在我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重要數據的出境安全管理,適用網絡安全法的規定;其他數據處理者在我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重要數據的出境安全管理辦法,由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此外,有的部門、專家建議,增加未經批準擅自提供數據的處罰規定,為有關組織、個人拒絕外國不合理要求提供更為充分的法律依據。草案二審稿采納上述意見,增加相應的處罰規定。供圖/視覺中國
關注
“浪費食物要收費”擬入法 標準應明示
點一桌子菜剩一大半、吃自助餐拿太多吃不完……這種情況商家能否收費?26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二審稿對此作出進一步規定。
此次提請審議的草案二審稿明確:餐飲服務經營者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余垃圾的相應費用。收費標準應當明示。
中國政法大學地方財政金融與農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李蕊對此認為,收取廚余垃圾處理費用的具體標準如何確定,仍然有待進一步考量。
她建議,可遵循試點先行、分步驟審慎推進的原則,充分保障餐飲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各項權利,強化有關部門對餐飲服務價格的監督檢查,避免廚余垃圾處理費用的收取導致餐飲消費價格不適當提升。
同時,草案二審稿對食品浪費的定義作出進一步具體規定,明確食品浪費是指對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合理利用,包括廢棄等。
草案二審稿還進一步明確反食品浪費工作的牽頭部門和有關執法主體。
根據草案,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應當加強對全國反食品浪費工作的組織協調。餐飲服務經營者的有關違法行為,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實施處罰。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二審稿增加規定,要求公務活動用餐“節儉安排”。草案二審稿明確,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細化完善公務接待、會議、培訓等公務活動用餐規范,加強管理,帶頭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公務活動需要安排用餐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節儉安排用餐數量、形式,不得超過規定的標準。
中國政法大學地方財政金融與農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李蕊表示,公務活動用餐涉及公共財政資金使用,無論從防止食品浪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角度,還是從節約財政資金的角度,都必然要“帶頭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也是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
她認為,草案二審稿強調“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不得超過規定的標準”等,既考慮到實際需求,也強調了標準限制,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