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我市召開2022年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惠民政策工作落實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以來我市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惠民政策工作落實情況,并且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現場
今年以來,貴港市農機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以及中央、自治區、貴港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農機化工作決策部署要求,圍繞"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兩條主線,強化責任落實,主動擔當作為,著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
主要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及亮點工作:
(一)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目前,全市登記使用中央資金1706.08萬元,占資金總任務1507萬元的113.2%。全市已結算補貼1244.34萬元,占績效目標任務1280萬元的97.2%。全市報廢更新機具13臺,全市新增補貼機具3024臺,受益農 2560戶,新增總動力超3.8萬千瓦。
(二)實施甘蔗生產機械化作業補貼。2022年,自治區下達我市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補貼項目資金任務1420萬元,補貼資金結算績效考核任務1136萬元。目前,全市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補貼資金支出1052.53萬元,占績效資金任務1420萬元的74.12%,已完成高效機收基地待驗收面積2599畝。全市甘蔗機械化水平穩步遞增。
(三)推廣優勢特色農作物生產機械化。今年我市爭取到項目資金100萬元用于2022年優勢特色農作物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項目建設,目前正在港南區東津鎮萬垌村實施建設500畝艾草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今后,我市將加大力度對優勢特色農作物的機械化扶持力度。
(四)積極爭創“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榮譽稱號。近幾年我市主要農作物(水稻)綜合機械化率位于全區前列,目前是全區唯一一個符合條件申請“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榮譽稱號的市。今年9月份,示范市申報材料已提交并獲自治區專家委員會評審通過,有關材料也已上報農業農村部。
(五)多方探索,創建農機合作社新模式。今年,平南農機部門引導平南縣12家農機專業合作社、190多個經營主體組建廣西首個區域性水稻產業中心,創新推行“1+8”服務經營模式,構建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耙耕、育秧、插秧、植保、收割、秸稈還田、烘干、大米加工等農業生產“一站式八大服務”產業體系,以點帶面,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今年3月,全區糧食春種現場會在平南縣召開,與會人員參觀了安懷鎮水稻產業中心現場點。今年以來,該產業中心累計開展作業服務面積2萬多畝,加工大米450噸。
▲記者提問
發布會記者問答
問:甘蔗機械化作業補貼是最近群眾比較關注的問題,請問甘蔗機械化作業補貼對象有哪些?實施是否有期限?
答:為確保食糖安全,自2020年以來,中央專門下撥專項補助資金扶持廣西糖料蔗發展,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廣西糖料蔗良種良法技術推廣工作實施方案》,我中心負責實施良法技術推廣,即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補貼,簡稱糖料蔗作業補貼。我市共獲得作業補貼資金3590萬元。其中港北區771萬元、港南區224萬元、覃塘區2291萬元、桂平市304萬元。補貼對象為開展糖料蔗機械化作業和創建高效糖料蔗機收基地的服務組織、個人和新植蔗的種植主體,包括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和個人。實施時間從2020年8月1日起到2023年12月31日止,為期3年4個月。
問:農機具購置補貼是購機戶最關注的問題,請問購買哪些種類的農機具可以得到國家補貼?購買補貼農機具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答:農機購置補貼是國家實施一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今年自治區安排我市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為1507萬元,其中中央資金1500萬元,省補資金7萬元。目前購買農機具可以得到中央和自治區補貼的種類包括耕整地機械、種植施肥機械、田間管理機械、灌溉機械、收獲機械、設施種植機械、田間監測及作業監控設備、種植業廢棄物處理設備、飼料(草)收獲加工運輸設備、畜禽養殖機械、畜禽產品采集儲運設備、畜禽養殖廢棄物及病死畜禽處理設備、水產養殖機械、種子初加工機械、糧油糖初加工機械、果菜茶初加工機械、農用動力機械、農用搬運機械、農用水泵、設施環境控制設備、農田基本建設機械、其他農業機械共22大類45小類126個品目,具體可查閱《廣西2021一2023年農機購置補貼機具補貼額一覽表》(2022年修訂)。
另外農業機械報廢更新也納入補貼范圍。補貼報廢農機種類包括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噴霧機、鍘草機、青貯切碎機。
購買補貼農機具時應該注意的事項:一是可自主談價,農機購置補貼機具補貼額一覽表設有補貼機具最高限價,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農民可與經銷商談價議價購機。二是購機戶要及時索要稅務購機發票。購機發票應包含購機者名稱、機具名稱、生產企業、經銷企業、型號、出廠編號等信息,有發動機的還應包括發動機號等。要保存好購機發票原件備查并作為享受“三包”服務的憑證。
問:國家非常重視糧食油料作物生產,請問糧食油料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是否有補貼?補貼對象有哪些?
答:為突破糧食油料作物生產薄弱環節,全面推進糧食油料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保障糧食安全和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組織和技術支撐。自2021年以來,中央專門下撥專項補助資金,用于支持廣西糧食油料作物生產薄弱環節的生產性服務,即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生產托管)項目,我市今年獲得補助資金1400萬元,其中港北區500萬元、港南區200萬元、桂平市600萬元、平南縣100萬元。這些資金主要用于水稻等糧食油料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補助。補助對象為開展水稻、大豆、玉米、紅薯、馬鈴薯、花生等糧食油料作物生產托管的服務組織,包括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農機戶等。具體的補助標準、補助環節詳詢各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