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之我見
廣西貴港市港北區金港小學 農云星
【摘要】小學基礎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階段,小學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是小學的重要學科。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社會和個人的發展非常重要,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教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使他們養成熱愛學習的好習慣,努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因此,教師應注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實際培養,同時利用更多的教學時間觀察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知識,及時發現影響有效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不利因素,在教學實踐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策略,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內涵;構成要素;現狀;問題;策略。
一、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指小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知識的過程中培養數學學習的綜合能力,主要是讓小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后進行鍛煉,提高其更深層次的能力。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培養的綜合能力是對深層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小學數學的核心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數學知識,極大地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他們將運用數學知識來思考、研究和解決問題。例如:來客人時,我們需要做很多食物,一般來說,時間相對比較緊,我們可以考慮之前的數學知識“合理安排時間”——我們先洗米飯、煮飯,然后擇菜、切菜、烹飪;如果有魚和肉,烹飪前先燉魚、肉。那就是在這些事情上提前做一些耗時的事情,然后再做其他的事情。這大大減少了烹飪時間,并使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梢钥闯,數學的核心素養不僅僅是學習教科書知識,在生活中,還可以利用數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
(一)數學人文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數學人文學科,即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主要反映在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上,如學習數學和積極探索數學知識。應正確引導人文學科在學生學習中的具體表現,讓學生逐步理解數學的內涵,能夠欣賞數學體現在結構和真實性上的價值,并將在數學中進行交流。例如,在學習“乘法”內容時,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有趣的情況:“游樂園里有一列小火車,每節車廂只能坐三個小朋友。”你知道這列火車能載多少個人嗎?”我們可以積極地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相應的動態圖片,呈現出一種更直觀的數學形式,并學習本課程。例如,在“小農場”學習時,老師們在課堂之間設計實際活動,通過報紙和電視觀察,然后帶學生去農場看真正的動物。通過調查、設計、錄音和交流,學生可以克服困難,感受數學的樂趣,快樂學習數學,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的核心素養,是數學人文學科的最佳體現。
(二)數學思想
數學思維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它主要涉及抽象、推理和建模。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在數學思維的指導下,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讓學生主動接受教育,并以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從解決簡單的問題到解決某些問題,學生可以將復雜的數學問題轉化為簡單和熟悉的數學知識,也可以將復雜的生活情況轉化為抽象的數學問題,使用數學模型來解決。例如,學生對“雞、兔同籠”的問題非常感興趣,可以直接引導學生發展自己的思維,并問:“古人是怎么提出這樣的問題的?”同時鼓勵學生充分參與思考類似的問題。例如:“一個家庭有四角桌、三角凳若干把,總共有30只腳,分別有多少張桌子和凳子?”學生的思維方式不斷變化,問題從簡單到復雜,反映了數學的核心思想。
(三)數學意識
數學意識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數學意識是指小學生在數學中的操作、符號意識、空間概念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反映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數學方法上。數學意識的重點是為學生構建數學的基本框架和理論,通過這些知識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了使學生形成自己的解構形式,結合理論與實踐,不斷解決數學問題。小學生只有豐富數學、幾何圖形、操作能力、數學理論等相關知識,生活才會變成數學和理性。例如,在購物學習中,學生和父母可以一起去購物,比如“一把牙刷3元,一支筆1元,給老板5元,應該找多少零錢?”學生通過在生活中的靈活操作來鞏固數學知識,也有利于學生感受生活,學習生活,并逐步將數學意識帶入生活中,有利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三、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現狀
小學數學學習這個基礎的階段,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影響著學生將來的數學學習。目前,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教學大多只采用講授法,這樣單一的教學方法直接導致了學生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大部分的教師的課堂還是照本宣科,忽視了數學的應用作用。
四、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核心素養的培養認識不足
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唯一途徑。目前,仍然有不少教師對“核心素養”的內在含義認識不到位。同時,個別數學老師的課堂上缺乏創新理念。一部分數學教師認為小學生的課堂內容簡單易教,不需要花費時間去研究琢磨,也不去追求教學理念的創新,慢慢地迷失在別人的教學風格里。如果老師每天只持完成教學任務心態上課,每天重復別人的教學計劃,不追求教學理念的創新,慢慢地,學生將不可避免地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教師缺乏創新思想的教學現象也是小學數學課堂上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
(二)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不夠深入。
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過多地利用書寫板進行獨白式的講解教學,導致數學課堂缺乏活力,所以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缺乏興趣。要讓數學核心素養真正深入教育者的心,讓小學生受益其中,教育者就必須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然而,在實踐教學中,很多教師由于缺乏教學經驗,仍然存在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不夠深入等問題。
(三)教學成果不顯著
大部分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中只關注學習的成績,不去關注學習的過程及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不重視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教師根據成績判斷一個學生是否掌握知識,就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學習成績優秀只代表掌握了知識,但是否能將知識轉化應用于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既要對科學文化知識進行學習,同時也要掌握知識的原理。但實際上學生很難做到兩者兼顧,這就是為什么大部分學生僅僅只是會考試,但一遇到新問題就犯難的原因。無法將數學知識運用于新遇到的難題或生活中這就是小學生缺乏數學核心素養表現,同時這樣的現象也反映出我國長期以來數學教育理念的落后的現狀,繼而導致教學成果不顯著的結果。
五、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的策略
(一)全面加強教師對核心素養的認識
確保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全面理解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是實現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根本基礎。通過各種培訓活動來提升教師素質與教學創新能力。如學校教研室可每學期開展培訓教師業務能力的講座或活動。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唯一途徑。 真正了解核心素質的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學能力。通過教研活動,利用發揮優秀教育人的培養智慧,帶動其他教師積極互動交流課堂中的問題。開啟全員參與互動,將學與練結合起來,讓老師能夠在自己的課堂中踐行學習到的理念,結合自身的班級情況,開展有效的嘗試,切實提高老師的教學創新能力。
(二)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1.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提高。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需要改革嘗試新的方法,在教授新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創造出知識,以及如何應用這種情況,同時也會帶來更多的樂趣和收獲感。因此,小學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案例非常豐富,小學數學教師應特別注意將這些實際應用場景轉移到課堂上。以小學數學為例,學生的計算能力需要加強訓練,我們可以讓學生擺攤賣東西或打開超市情況練習計算,他們的興趣會更強烈,實踐的效果會更好。通過這樣提高他們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數學學習帶來更多的樂趣,也給他們的社交能力帶來更多的刺激條件。
2.利用生活優勢,注重教學方法。
生活化教學整合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師需要合理選擇生活材料,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生活教材時,盡量采用積極的教材,給學生積極的學習心理提示。同時,教師也要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在設計教學形式時,盡量運用學生喜歡和有用的方式。數學學習應擺脫僵化的教學現狀,利用生活要素的優勢,使學生在學習中取得快樂、穩步的進步,盡量減少學生的學習負擔。例如,在圖形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生活中的事物,讓學生主動尋找生活中的幾何圖形,培養學生的識別、觀察和空間想象力,也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對數學圖形感興趣。
3. 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開展思考。
創造以生活為導向的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思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實際發展。比如在學習《混合運算》時,為了鞏固數學知識,教師可以為學生出示一些生活化的數學問題,比如:未來小學共27個班,每班各買一把掃把和一個垃圾鏟一共要用去189元,每把掃把3元,每個垃圾鏟多少元?水果店運來蘋果1800千克,梨850千克,每50千克裝一筐,蘋果比梨多多少筐?這些問題都是學生們生活中會遇到的,通過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可以有效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
4.關愛學生,幫助學生重拾自信。
老師在數學課堂上對后進生給予關注,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注。學生是需要關愛的,后進生更需要關愛。后進生最大的弱點就是對于學習缺乏自信心,所以上課時發言少。教師要善于創造條件,讓后進生在課堂上有存在感,一個眼神或是一句鼓勵的話,都會讓學生們感受到老師的“不放棄”,以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信心。教師規范教學態度,善于在教學時營造和諧的氛圍。我們應該尊重和欣賞我們的學生,并理解他們的需求。對待后進生要有更多的關注。捕捉良好的時機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能自信成長。
(三)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加強師生溝通交流。
教師要真正做到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保證教師和學生能平等溝通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度減少“是什么”“怎么樣”等問題的發問,增設“為什么”“如何”等探究性類問題的提問,設計更具開放性的數學問題,給予學生更多的話語權,鼓勵學生質疑和挑戰權威,對學生敢于質疑和挑戰權威的行為進行贊賞。學生敢于發言,敢于說真話,教師與學生才能“平等”。
此外,教師需要善于運用語言藝術,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或適當的批評,在課余時間與學生交流,傾聽學生的想法,以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在建立師生平等和諧關系的前提下,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這種訓練方法可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數學素養。
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不能脫離核心素養的培養,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結合,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學習,有效激發學生,注重知識的發展,努力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讓其掌握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為國家培養全面發展人人才。
參考文獻
[1]馬云鵬,關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幾個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2015年09期.
[2]毓信,數學教育視角下的“核心素養”[J].數學教育學報,2016年03期.
[3]李英斌,張譯心.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分析探討[J].教育,2016(12):00044-00045.
[4]高麗,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及核心價值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23).
[5]馮懿菲,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要素分析與界定反思[J].新課程·上旬,2017(4):14-14.
[6]王敏,生活化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探究[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新研究大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68.
[7]秦淑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生活化實施策略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0):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