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廣西,來全州看一看湘江戰役,這是我的一個心愿。這一戰,在我腦海里印象是最深刻的,我也講得最多。”
2021年4月25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西第一站,首先來到位于桂林全州縣才灣鎮的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緬懷革命先烈、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
在憑吊了湘江戰役烈士、參觀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后,總書記深情地說: “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因為紅軍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軍隊,才能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一往無前、絕境重生,迸發出不被一切敵人壓倒而是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為什么中國革命在別人看來是不可能成功的情況下居然成功了?成功的奧秘就在這里。”
一年來,桂林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托,沿著總書記指引的“紅色”方向,持續保護和傳承紅色文化,講好桂林紅色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奮力走好桂林新時代的長征路。
近日,記者沿著總書記視察的足跡,走進全州、走進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探訪一年來總書記足跡下的紅色變化。
講好桂林紅色故事
讓紅色歷史不斷傳承
桂林的四月,陽光明媚,春意盎然。桂北大地處處展現出勃勃生機。
走進位于全州縣才灣鎮的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來到紀念園憑吊廣場,面向“紅軍魂”雕塑靜靜肅立,再走進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
紅軍長征路線圖、腳山鋪阻擊戰模擬場景、油畫《浴血湘江》……一幅幅歷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雖然靜靜地放在展館里,卻又仿佛穿越了時空,向人們展示著中國革命最關鍵一戰的悲壯歷史,也不斷回響著總書記視察時的鏗鏘講話,言猶在耳。
“習近平總書記說,革命理想高于天,這是中國革命成功的奧秘。”回想起一年前為總書記解說的場景,全州紅軍長征湘江戰役文化保護傳承中心主任周運良仍記憶猶新。當時,正是他擔任解說,為總書記一行介紹湘江戰役這段悲壯的英雄史詩般的歷史。
習近平總書記到紀念園視察后,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全國各地廣大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群眾,紛紛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緬懷革命先烈,接受紅色教育。
“作為紅色文化的傳播者和工作人員,我們就是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立足崗位,通過自己的講解、通過完善紀念園的各種基礎設施,講好湘江戰役的故事,講好桂林的紅色故事,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這段歷史,將這段紅色歷史不斷傳承下去。”周運良說。
一年來,該中心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紀念園新增61組主題雕塑,完成了復合廊道(一期)項目7個節點建設和腳山鋪紅一軍團指揮部舊址修繕,游客集散中心如期動工并持續推進。
與此同時,全州縣進一步保護修繕紅軍長征戰場、指揮部、救護所、標語樓等遺址遺存和紅軍烈士紀念設施,開展申報紅軍長征文物保護單位等一系列工作,如同架起了一個又一個穿越時空的“紅色隧道”,讓全國各地的黨員干部群眾可以穿梭于時空之間,身臨其境重溫紅軍長征湘江戰役歷史,深刻感悟那些紅色故事背后的堅定信念和崇高信仰。
總書記的視察,加上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引來了巨大的紅色流量。據統計,從去年4月至今,到紀念園參觀學習的全國各地黨員干部群眾2萬余批次,共380多萬人次。一大批國家級和自治區媒體紛紛前來報道,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欄目播出紀念園內容10余次,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中央媒體和自治區媒體頻繁報道,讓桂林成為一片紅色的熱土。
筑牢紅色理想信念
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在距離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30多公里外的全州縣和平紅軍小學,校園里瑯瑯的讀書聲,清脆悅耳。
作為廣西為數不多的紅軍小學之一,學校始終把傳承紅色文化作為辦學理念,特別是總書記視察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后,學校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校園里,每一面墻、每一幅圖都可見紅色文化育人的影子,仿佛在講述發生在那個年代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我們學校主要通過紅色基因營造、沉浸式體驗紅色文化等方式,讓紅色基因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當中,耳濡目染地了解和學習湘江戰役歷史,讓紅軍長征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學校副校長雷雨介紹說。
在距離紀念園5公里左右的才灣派出所,紅色氛圍處處展現。該所通過開展新所功能升級改造,將黨建和紅色元素融入到派出所的各個功能區中去,建立以紅色引領為主題的“紅色園地”,不但讓民警每一次踏入時都能重溫初心,也成為周邊居民的網紅打卡點。
“我們就是要利用這一‘紅色園地’,讓公安民警隨時隨地了解紅軍長征的感人事跡,感悟湘江戰役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努力打造新時代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守護人民群眾平安。”全州縣公安局副局長廖巍峰說。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桂林紅軍長征湘江戰役文化保護傳承中心主任張明道表示,除了利用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相關歷史遺跡等設施,桂林還將進一步整合紅色資源,在提升硬件設施的基礎上,通過加強宣傳、挖掘和研究湘江戰役的歷史、培養紅色宣傳隊伍等方式,持續提升軟件建設水平,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揮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等指示要求,不斷培養紅色傳承人,筑牢紅色理想信念,讓紅色基因在桂北大地代代相傳。
總書記對湘江戰役烈士
的牽掛和崇敬讓我感動
回憶去年的難忘經歷,全州紅軍長征湘江戰役文化保護傳承中心主任周運良說:
“在去年建黨百年即將到來之際,總書記視察廣西第一站就來到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他對湘江戰役烈士的牽掛、對英雄的崇敬,讓我很受感動。”回想起去年見到習近平總書記并為總書記一行介紹湘江戰役歷史的情景,周運良仍然覺得歷歷在目。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難忘的經歷。
在講解過程中,周運良主要是從湘江戰役態勢圖、搶渡湘江四大渡口示意圖等展板,以及革命文物和浴血湘江油畫、陳樹湘油畫等方面,向總書記作了具體匯報。他一直記得,參觀過程中,總書記看得很仔細、聽得很認真、問得很具體,對湘江戰役這段歷史給出了準確的定位,對體現出來的革命精神作出精準的提煉,并對他們做好紅色文化傳承工作給予了肯定,讓自己備受鼓舞。
作為一名紅色文化的傳播者,一年來,周運良和同事們一道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立足講解員工作,不斷雕琢和提升講解藝術,并積極開展培訓工作,努力培養更多優秀紅色文化傳播人才。
周運良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人前來參觀學習,接受高質量紅色文化熏陶,并從中汲取奮進的力量,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今后將繼續踔厲前行
不負總書記重托
全州文化事業開展有聲有色,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蔣學軍感嘆說:
“總書記始終牽掛湘江戰役紅軍烈士的革命情懷和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的為民情懷,一直印在我的腦海里。”回想起去年見到總書記的場景,蔣學軍感嘆說。
無論是總書記在陳樹湘畫像前的久久凝視、說“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想想血戰湘江”時的鏗鏘豪邁,還是在毛竹山村與群眾親切交談時心細如發的詢問民情,每一個瞬間都讓他銘刻于心。
蔣學軍表示,一年來,他牢記總書記囑托,立足崗位,帶領全縣宣傳思想隊伍,踐行宣傳人初心使命,依托紅色資源抓實理論武裝,筑牢思想之基;奮力書寫內宣、外宣兩篇文章,去年以來,全州縣在市級以上媒體上稿突破5000篇,其中上央視新聞聯播13次、上央廣總臺其他新聞類節目45次,創歷史新高;積極推進文化事業發展,組織開展紅色文化資源挖掘保護利用研討活動,策劃紅色旅游精品路線,組織創作了彩調《習總書記來到俺全州》、桂劇《戰地產房》等100余篇(部)文藝精品,策劃組織大型文化活動19次,其中承辦國家級文化活動2次、自治區級5次、市級6次,全縣文化事業開展有聲有色。
“今后,我將繼續踐行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帶領全縣宣傳思想隊伍加強學習,開拓創新,踔厲前行,不斷開創宣傳工作新局面,不負總書記重托。”蔣學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