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2021年,對于黨和國家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實現了全面小康,迎來了建黨百年;這一年,我們頑強地擺脫了疫情的陰霾,開啟了第十四個五年規劃;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柳州,叮囑我們:“要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
創新,一直以來都是柳州堅持的方向。從螺螄粉到挖掘機,從生活服務到產業發展,柳州人點亮了一個又一個“黑科技”技能,在具有地方特色、符合自身實際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柳州人始終牢記囑托,全速邁步前行。
2022年4月,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之際,中共柳州市委宣傳部、中共柳州市委網信辦聯合南國今報,共同推出系列重磅報道《數字新動能 柳州黑科技》,向黨的二十大遞交柳州這一年來,關于數字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周年答卷”。
廣西首個5G+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作業港口、行業內率先首發的無人駕駛工程機械、在廠區內馳騁的無人駕駛物流車,練鋼轉爐前能代人識別溫度和火焰顏色的攝像頭……這一項項令人矚目的產業“新動能”,都是柳州市積極推進數字經濟發展,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實體經濟中深度應用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一鍵打通:新型政商協同服務
圍繞數字經濟發展目標,柳州市先后印發《柳州市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若干措施》《柳州市企業上云服務券實施細則》等十余項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全面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
“頒布的這些措施的突破點,在于我們打破了常規項目支持的比例,最高比例可達30%。”市工信局副局長莫春燕談到。
2021年,柳州市啟動“龍城親清在線”平臺建設,通過收集整理柳州市相關惠企政策,形成惠企“政策庫”,并整合和統一各惠企政策的申報入口,再造審批流程,實現政策解讀、政策查詢、政策申報、政策兌現的“一網通辦”服務。該平臺在全區首創政策計算器和智能機器人問答兩大功能模塊,為企業提供精準政策匹配的服務,實現政府服務的流程再造、數據協同、在線互動。
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 2021 年數字政府服務能力評估暨第二十屆政府網站績效評估中,龍城親清在線平臺獲得地市政府網站“十佳優秀創新案例”獎。截至目前,該平臺已上線惠企政策數556條,可在線申報政策數58條,已注冊企業數242個,已兌現政策44條(次),已兌現金額178萬元人民幣。
一臂之力:推動企業數字化升級
“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柳州市分三個層級有的放矢地推動企業數字化升級。” 莫春燕談到,第一層級始終支持龍頭企業領航發展,依托自治區“雙百雙新”“千企技改”平臺,重點保障柳工裝載機燈塔工廠、聯合電子智能化升級等項目建設,打造行業標桿;第二層級,鼓勵基礎好的企業主動提升,2021年安排3358萬元支持27項工業互聯網和制造過程智能化升級項目,安排1671萬元支持70家企業加快機器人應用,帶動應用機器人投入9585萬元,應用機器人382臺,同比增長10%;第三層級,通過上云服務券引導信息化基礎薄弱的中小企業體驗上云優勢。
2021年,柳州市政府通過東科智慧、德魯克等4家云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12項標準化云服務,已為17家企業的23個項目發放上云服務券,為企業節約上云成本392萬元。螺霸王、善元、中柳食品等螺螄粉企業通過使用上云券,應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實現螺螄粉一袋一碼防偽溯源,并將數據與云ERP、MES系統集成應用,助推信息技術在特色產業生產制造、售后服務等關鍵環節的廣泛應用。
“柳州一些制造企業的產業數字化水平,在西南地區,甚至全國都處于領先地位。”柳州市科技局局長管偉榮向記者介紹,如東風柳汽已聯合相關單位在北海鐵山港打造廣西首個5G+無人駕駛集裝箱卡車作業港口,乘龍H5智能網聯電動物流車獲得了全國首張入廠物流場景自動駕駛重卡測試牌照,上汽通用五菱的無人駕駛5G云控物流車已在工廠區域運營,廣西汽車集團的無人觀光車和擺渡車已下線試驗,柳工已在行業內率先首發三款“無人駕駛工程機械”,柳鋼的轉爐已初步實現攝像頭代人識別溫度和火焰顏色等。
如何發揮領軍企業的帶動作用,加速柳州市其他相關企業的轉型升級?管偉榮認為,領軍企業起到的主要是一個示范作用,推動柳州市其他規模以上企業主動對標對表,將領軍企業的相關技術推廣開去。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關鍵,還是要加大研發的投入。
近年來,柳州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不斷加速,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融合發展指數96.89分,進入兩化融合集成提升與創新突破階段的企業75家,比例達41.66%,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65%,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0%。全市工業機器人保有量超過7000臺,從2016年開始以每年1000臺的增量遞增,工業機器人系統每年增量近200套。
一種生態: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
此外,柳州市基于工業互聯網的融合發展生態正在加速構建。上汽通用五菱 “數字化供應鏈協同智造云平臺”被列為工信部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并在700家供應商中推廣應用。柳工和廣西汽車集團分別中標廣西機械和汽車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項目,助力柳州市乃至全區構建完整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
智能工廠建設,正逐步鋪開。上汽通用五菱指導幫助22家供應商建設數字化工廠,提煉出可復制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顯著提升了供應鏈整體競爭力。柳工、上汽通用五菱和聯合汽車電子正在創建“燈塔工廠”,打造以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為基礎的現代化智能制造智慧產業。2018年以來,柳州市累計57家企業獲評廣西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示范認定,占全區認定企業的1/4。
一步夯實:全方位構建千兆城市
柳州市全方位構建數字基礎設施,夯實數字經濟發展支撐能力。2021年,柳州市被工信部評為千兆城市。截至2022年3月,柳州市累計建成5G基站超4800座,每萬人擁有基站數量位于全區前列。
柳州市積極布局數據中心,在柳東新區建設了柳州電信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一期),在北部生態新區布局建設柳州市大數據產業園、落地盛源行大數據中心,形成柳州市大數據存儲、分析、應用聚集區。此外,柳州移動公司在魚峰區洛維建設了數據中心、柳州廣電網絡公司在城中區建設了柳州“智慧廣電”區域大數據中心暨異地備災中心,構建多城區輔助的數據中心布局。
通過構建標識解析體系,柳州市進一步夯實了工業互聯網建設基礎。2019年12月,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柳州)正式上線,已在柳州螺螄粉產業和汽車行業開展產品溯源、汽車后市場服務、供應鏈管理等場景的推廣應用。
另一方面,柳州市十分重視推動建設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2022年1月獲批的柳州市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將于2022年10月底完成建設。該通道的開通將有效避免企業與公網用戶爭奪國際訪問帶寬資源,減少企業國際訪問在國內的繞轉和層層匯聚,大大降低企業訪問國際網絡的擁塞程度和等待時長,將有力促進大數據產業、相關國際業務、國際總部辦公等產業集聚。
一條大道:車聯網產業初現雛形
2021年,柳州市印發建設方案,積極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同年,柳州市還根據國家最新政策修訂完成《柳州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發放全國首批、西南地區首張高速場景智能網聯測試牌照,助力車企向智能網聯化轉型升級。此外,柳州還力壓一線城市,以第一名成績成功中標“國家工信部2021年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5G+車聯網項目”,成功入圍工信部“車聯網身份認證和安全信任試點”。
“車聯網先導區(一期)一階段建設工作已順利完成。”柳州市大數據發展局局長洪進興介紹,50.3km城市道路實現智能網聯化改造,投入使用國檢中心(廣西)智能網聯封閉試驗場,為車企提供測試驗證環境,助力本地車企加快自動駕駛技術和產品的測試研發并節約研發成本。
依托車聯網先導區建設,柳州市已落地8家智能網聯產業鏈企業,車聯網產業生態初現雛形。
一呼百應:智能網聯前景廣闊
“柳州市發展車聯網產業具有相對優勢。”洪進興談到,柳州不僅擁有深厚的汽車產業根基和扎實的數字基礎設施,而且政府高度重視,從頂層設計構建智能網聯產業發展格局,還擁有快速發展的智能網聯生態體系。
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在三大制造基地落地運營超過35條智慧無人物流線路,190臺無人物流車,無安全員運營里程已突破98萬公里。東風柳汽立足自動駕駛汽車、網聯駕駛兩大關鍵技術,打造的“5G+智慧港口”無人卡車,實現了國內首次無人集卡與傳統集卡混流作業。廣汽集團以無人物流車、智能料架及物流調度大數據平臺為依托,建立了新能源整車智慧工廠。
洪進興認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逐步成熟的車聯網技術能夠復制推廣,將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