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gxnews.com.cn/uploadpic/2021/12/03/2c09038e582fcf57d1bcecad7c3d99c9.jpg)
原標題:
自治區紀委監委把深入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
群眾期盼處就是發力點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王春楠 通訊員 彭凱云 寧永明
10月26日,興業縣紀委監委通報了一起群眾高度關注的民生領域典型案例。該縣第五中學校長李某、副校長韋某莉以加強教學和管理為由,違規向學生預收教輔資料費和“智慧校園一卡通”使用費共計95.19萬元。李某、韋某莉分別受到政務警告處分,違規收取的費用全額退還給學生。
這是全區持續深化民生領域專項整治,及時處置教育亂收費問題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自治區紀委監委把深入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作為全年十項重點任務之一,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靶向整治民生領域“微腐敗”,讓群眾在反腐“拍蠅”中增強獲得感。1—10月,全區查處民生領域問題1309件,處理2005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30人,移送檢察機關64人。
人民群眾關心什么、痛恨什么,就重點監督推進解決什么。自治區紀委監委聯合10個區直行業主管部門,圍繞教育醫療、養老社保、就業創業、生態環保、防災救災、安全生產、征地拆遷、食品藥品安全、公正行業等10項重點整治領域的31類重點問題,強化監督執紀問責,以小切口實現深突破,重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十件實事”,嚴肅查處一批民生領域案件。
針對醫療機構過度檢驗檢查問題,自治區紀委監委會同自治區衛健委,督促醫療部門把“大型醫用設備檢查合理性、醫療機構特殊檢查(彩超、DR、CT等)陽性率高于70%”作為整治目標,推動全區二級醫療機構大型醫用設備檢查陽性率達到74.2%,切實減少患者診療負擔。
自治區紀委監委聯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深入開展就業創業補助和社保基金違規問題專項整治,追回違規就業創業補助和社保基金727.31萬元。崇左市江州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黃某苗在返鄉農民工培訓工作中對經費審核把關不嚴,監守自盜套取培訓經費,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圍繞征地拆遷領域征地補償安置政策不落實、資金不到位等問題,自治區紀委監委聯合自然資源部門開展整治,嚴格監督各地執行征地補償標準,落實征地補償費用49.14億元,保障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貴港市桂平市石龍鎮東崗村原黨支部書記劉某師,在協助政府開展項目征地工作過程中,侵占土地騙取征地補償款4.76萬元,受到開除黨籍處分。
堅持標本兼治,以“三不”一體推進理念深化專項整治。在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案件的同時,同步啟動以案促改工作,扎實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推動辦案、整改、治理一體貫通,做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自治區紀委監委加大通報曝光力度,集中通報曝光一批涉及損害群眾利益問題典型案件。今年以來,全區通報曝光典型案件73起。督促案發單位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深入剖析和整改,開展警示教育活動。來賓市在開展醫療領域專項整治中,多次到案發單位召開警示教育大會,3名醫院干部職工主動向紀檢監察機關交代問題,退出違紀款80多萬元。
嚴防“微腐敗”釀成“大禍害”。對反復出現、普遍發生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從制度機制上剖析原因、提出對策,促進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今年以來,全區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234份,追蹤完成整改建議書181份,推動問題整改2686個,建立和完善制度1314個。
紀檢監察機關通過監督推動制度的制定、完善、落實,讓制度性成果和治理成效日益顯現。監督推動自然資源部門制定《集體土地征遷資金管理辦法》《征收集體土地搬遷和就業安置辦法》等58項制度機制。應急管理部門出臺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規范化管理指導意見,規范自然災害應急救助、因災倒塌和損壞住房恢復重建資金管理等工作規程。生態環境部門建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目前共核發有獎舉報案件35件,獎勵金額29.8萬元。
監督推動司法部門開展公證行業違法違規執業問題專項整治,推行“最多跑一次”公證服務等便民措施,建立和完善制度87個。柳州市紀檢監察機關督促市公證處與房產登記中心簽訂協議,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批量辦理居民房屋繼承登記公證業務,目前已辦證490多件,節省居民公證費用支出70萬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