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廣西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七屆東博會、峰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致辭精神報道③
中國—東盟信息港打通信息大通道
■ 已建成開通3條國際通信海纜、12條跨境陸路光纜等,建成運營4個云計算中心
■ 中國—東盟貿易實現數字化、便利化、高效化,通關環節減少27項,累計跨境結算服務規模超過1000億元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 (記者 趙超)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提出的“提升科技創新,深化數字經濟合作”的重要倡議,近一年來,我區同東盟各國攜手合作,大力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深化數字經濟合作,“數字絲路”通東盟步伐加快,組建成立中國—東盟區塊鏈應用創新實驗室、鯤鵬生態創新中心、中國—東盟北斗總部基地、5G產業聯盟等一批創新應用平臺,集“產學研用投”于一體的中國—東盟信息港生態圈不斷夯實擴大。
我區將中國—東盟信息港作為服務中國與東盟數字經濟合作的重要抓手和平臺,與東盟共同建設基礎設施、技術合作、經貿服務、信息共享、人文交流5大平臺,構建面向東盟、服務西南中南的國際通信大通道、區域性國際大數據資源應用服務樞紐、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與應用示范高地、中國—東盟信息經濟開放合作集聚區以及中國—東盟人文交流與普惠服務區域合作中心,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促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
我區不斷完善頂層設計,推進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與數字絲綢之路有機融合,印發了《共建中國—東盟信息港 助力打造“數字絲綢之路”實施方案》,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個方面設置了24項任務,建立上下聯通、橫向協同的工作機制,落地一批面向東盟的數字化示范工程,搭建一批面向東盟的信息服務平臺,構建產學研一體的產業生態,促進與東盟國家在數字化領域的合作。目前正著手編制《廣西面向東盟的“數字絲綢之路”發展規劃(2021—2025年)》,以及“數字絲綢之路”建設的行動方案。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東盟信息港總體規劃對應的46個項目開工24個,竣工14個,開竣工率82.61%,5大平臺項目建設總體順利。目前,中國—東盟信息港已建成開通3條國際通信海纜,建成開通中越、中緬、中老12條跨境陸路光纜以及13個國際通信節點、國家域名CN頂級節點;建成運營中國—東盟信息港大數據中心、中國移動(廣西)數據中心、中國電信(廣西)東盟數據中心、中國—東盟信息港老撾云計算中心4個云計算中心。通過海陸空全方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打通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信息大通道,極大提升了中國與東盟國家信息通信互聯互通能力。
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促進了中國—東盟信息共享不斷拓展、技術合作不斷加強、經貿互聯不斷升級、人文交流不斷深化。中國—東盟信息港建成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與泰國、老撾等9個東盟國家分別建立政府間雙邊技術轉移工作機制。今年,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與新加坡南洋國際俱樂部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將共建廣西南洋科技創新中心;舉辦中泰醫療健康技術交流月活動,中泰兩國醫藥大健康領域20余項先進技術項目在線上路演對接。中國—東盟貿易實現數字化、便利化、高效化,通關環節減少27項,累計跨境結算服務規模超過10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