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記者從自治區教育廳獲悉,自治區教育廳等六部門研究制定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學校美育教師配備和場地器材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我區計劃通過三年內補充5000余名美育教師等舉措,加強我區美育教師隊伍和場地器材建設。
▲近日,西鄉塘區的中小學集中展示學生的美育教育成果。
中小學每6個班配1名美育教師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到2023年,廣西將補充美育教師5000余名,基本補足配齊美育教師,完成美育教師全員培訓任務的80%,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美育場地設施進一步改善,器材配備達標比例不低于97%,教育教學條件全面提升,保障各級各類學校開足開齊藝術課、提升美育教學質量。
各級教育部門應嚴格按要求配備美育教師。中小學原則上每6個教學班至少配備1名美育專任教師。鄉村小規模學校至少配備1名兼職美育教師。師范類高校按在校學生總數的0.15%~0.2%配備公共藝術課程教師,其他高校將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學分制管理,按照學生最低修滿公共藝術課程2個學分方能畢業的要求配備公共藝術課程教師。
▲近日,西鄉塘區的中小學集中展示學生的美育教育成果。
定向培養一批鄉村美育教師
《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在每年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特崗計劃中,每年劃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美育教師。通過定向培養,招生培養一批美育教師,緩解鄉村美育教師不足。采取對口聯系、結對幫扶、支教走教、銀齡講學等多種形式,優化美育教師資源配置。推動實施高年級藝術師范專業大學生支教計劃。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通過購買服務方式,與相關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合作提供美育教育教學服務。鼓勵優秀文藝工作者等人士兼任美育教師。
此外,我區計劃加強美育教師源頭培養,支持高校設立并辦好音樂教育、美術教育、舞蹈教育、戲劇教育、戲曲教育、影視教育相關專業。推進高校與地方、中小學校協同培養卓越中小學美育教師。加強新聘美育教師崗前培訓。通過國培計劃、區培計劃等,加強對美育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及農村地區美育教師的培訓。培訓一批農村美育兼職教師,培養能夠承擔美育教學與活動指導的兼職美育教師。
▲近日,西鄉塘區的中小學集中展示學生的美育教育成果。
鼓勵在中小學校建設美育場館
未來三年,我區將推進農村學校美育設施建設,小規模學校以保基本、兜底線為原則,配備必要的功能教室和設施設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中小學校建設美育場館,與周邊學校和社區共用共享,力爭每縣中小學校中至少有1所學校建有適合開展大型藝術演出活動的多功能、綜合性禮堂。按照教育部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要求,小學、初中每12個班級配備音樂、美術專用教室1間以上,美育場地設施器材按照教育部2020年頒布的義務教育學校音樂、美術教室建設與裝備規范要求配備。
加大高校藝術教育場館建設,將更多的文化建設項目布點在學校,促進學校資源與社會資源互動互聯,推動校內外資源設施共建共享。全日制普通高校均建有適合開展大型藝術演出活動的藝術活動中心。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與地方共建共享劇院、音樂廳、美術館、書法館、博物館等藝術場館。
鼓勵學校與社會公共文化藝術場館、文藝院團合作開設美育課程。整合校內、校外資源開展美育實踐活動,作為解決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重要載體。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每年組織學生現場參觀1次美術館、書法館、博物館。充分挖掘學校藝術場館的社會服務功能,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將藝術場館向社會有序開放。
記者 蔣曉梅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