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方便暖心 防疫細致扎實
——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下的春運直擊
廣西新聞網(wǎng)-廣西日報記者
“請您站在一米線后,與前面旅客保持距離。”1月28日,一年一度的春運正式啟動。今年春運不同于往年,是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第一個春運——在南寧東站進站安檢處,工作人員不斷提示陸續(xù)進站的旅客們。從進門自動測溫,到等候過安檢門,這樣的“一米線”一直在腳下鋪開。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往年熙熙攘攘的南寧東站今年變得安靜很多,進站也未出現(xiàn)排隊現(xiàn)象;在候車大廳內,旅客們自覺分散就座,佩戴口罩。南寧車站副站長楊春秀介紹,南寧車站春運首日發(fā)送旅客3.71萬人次,其中南寧東站2.35萬人次,南寧站1.36萬人次。南寧東站進站口增設了4臺口罩自助售賣機,為旅客購買口罩提供方便;在候車室候車椅靠背粘貼“分散就座”標識,引導旅客候車時分散就座,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雖然旅客沒有往年多,但我們保潔的力度和服務沒有減輕。”按照工作職責,保潔員楊阿姨負責南寧東站候車大廳內1/4區(qū)域的保潔工作。“按照要求,我們增加了消毒頻次,像衛(wèi)生間、垃圾箱這些接觸頻繁的點位,我們基本每小時消毒一次,輪椅也是用一次消毒一次。”
當天15時04分,由南寧東開往武漢的G432次動車準時發(fā)車。作為一趟跨多個省區(qū)市的動車,為了讓乘客安心、放心歸家,這趟列車也相應對疫情防控和服務進行了雙“升級”。“盡管客流下降,但我們在防疫方面絲毫沒有放松。”列車長李琦表示,列車工作人員都強化了防疫方面的培訓,相應增加了列車公共區(qū)域消毒頻次,在途中客流量較大的車站進行防疫須知廣播,爭取把防疫安全做得更細更實。
“我們每半小時對衛(wèi)生間區(qū)域進行消毒,每隔兩小時對車廂進行消毒,增加對車廂旅客測溫頻次。”李琦介紹,列車還相應配備了防疫包和愛心口罩等,提前做好各項準備,確保旅客春運期間出行安全。
疫情防控是今年春運的“加試題”。“車站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對每位進出站旅客進行嚴格監(jiān)控,做到應防盡防,不漏一人。”1月30日,河池市金城江火車站負責人表示,“連日來,在工作人員指導下,旅客均按規(guī)范做好疫情防控,出行秩序井然。”
在金城江城北汽車站,進站旅客均主動戴好口罩,用手機掃健康碼,然后站在人臉測溫監(jiān)控設備前測量體溫。“對體溫異常旅客,我們就要求他到發(fā)熱觀察室休息20分鐘,然后重新用體溫計測量體溫。如果還出現(xiàn)體溫異常,則聯(lián)系疾控部門處置。”車站值班人員介紹說。
1月29日,記者在南寧吳圩國際機場了解到,T2航站樓出發(fā)大廳、國內行李提取區(qū)和到達大廳啟用了12條自助健康碼閘機通道,旅客通行效率提升。“掃碼通行速度快,減少了旅客密集排隊造成疫情傳播的風險,機場出行越來越智慧了。”經(jīng)常往返南寧和北京的王女士說。
在候機大廳,問詢、綜合服務柜臺上擺放著消毒液、便民箱、疫情防控宣傳手冊,在值機柜臺,每個柜臺均設置有物理屏風隔斷,避免旅客和工作人員近距離接觸。
在安檢待檢區(qū),志愿者耐心解答旅客們的問題,協(xié)助引導旅客過檢。為讓老、弱、病、殘、孕、晚到及特殊旅客順利過檢,機場提供“一路通”特色服務,幫助旅客在值機專用柜臺辦理乘機手續(xù),并在國內出發(fā)安檢區(qū)設置愛心安檢通道。
據(jù)了解,機場大巴根據(jù)新航季旅客乘機需求推出便民服務,機場巴士1號線火車站民航飯店始發(fā)時間由原來的首班5時30分提前至4時50分發(fā)車,5時30分以后半小時一班,客流高峰期根據(jù)旅客流量適當加車。在沃頓國際大酒店、南寧飯店城市候機樓購票,南寧機場售票柜臺可代打登機牌及行程單。
在南寧埌東汽車站,記者看到出入站的旅客井然有序,工作人員嚴格做好旅客測溫、掃碼進站等工作。當天,經(jīng)過升級改造的候車大廳投入使用,為旅客營造了更加舒適的候車環(huán)境。據(jù)了解,為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廣西運德集團計劃投資3000多萬元,分期分批對埌東汽車站站場進行升級改造,首期工程投入1800萬元對候車大廳進行優(yōu)化,升級各類服務設施,提升智能化水平。
(記者 羅琦 康安 吳麗萍 廖慶凌 通訊員 周長洋 黃瓊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