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至21日,我區出現大范圍暴雨強對流天氣過程,12個設區市的52個縣區出現洪澇災害,受災人口16.47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7278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4億元。各級各部門聞“汛”而動、眾志成城、協同配合,成功做好防范應對工作,無人因洪澇災害死亡。
4月23日,受強降雨影響,荔浦市荔江國家濕地公園內河水猛漲,一名市民被困在河中央的觀鳥屋,當地應急、消防、藍天救援隊等開展聯合救援,成功將被困市民解救上岸。周俊遠 黃炎寶 攝
19日20時至22日8時,全區共有39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出現暴雨,是1962年以來4月范圍最大的暴雨過程,最大1小時降雨量達101.6毫米;14個設區市的78個縣209個鄉鎮有17.2米/秒(8級)以上大風;百色、河池等9個設區市的27個縣局地出現冰雹;桂江下游及部分支流、賀江干支流等8條河流12個站點出現超警洪水;武鳴、蒙山、桂平、田林等縣(市、區)發生山洪地質災害8起。
面對異常嚴峻的防汛形勢,全區上下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本輪強降雨過程前后,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寧對汛情檢查、氣象預警、搶險救援以及災害救助先后作出批示,自治區主席藍天立主持召開珠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工作會議對防汛工作進行全面部署,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許永錁對落實自治區主要領導批示,做好此輪強降雨天氣過程應對做出具體安排。
4月17日,自治區防汛辦向全區發出防汛工作提示信息,要求各級全面開展防汛備汛檢查做到不留死角;4月19日起,每天組織會商調度,對防范應對工作進行具體部署。4月19日16時,自治區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自治區應急管理廳嚴格落實直達基層防汛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下轉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對發布紅色預警的10余個市縣防汛指揮長“點對點”調度,全面激活防汛救災基層體系。應急救援95支隊伍進入臨戰狀態,隨時準備投入搶險救援,并將部分防汛物資(龍吸水、沖鋒舟等)前置到重點村、風險隱患點。同時,自治區氣象、水利和自然資源等部門及時預測汛情、災情發展趨勢,加密氣象、水文和地質災害預警信息發布頻次,實時精準滾動預報預警,采取措施將信息傳遞到縣、到鄉(鎮)、到村、到戶、到人,為各級防范應對贏得了寶貴的“窗口期”。
“陳塘鎮政府嗎?這里是市防汛辦,根據實時雨情,你轄區將有較大范圍降雨,請及時通知轉移受威脅區內群眾。”4月20日8時許,梧州市防汛辦值班員對降雨較大的蒙山縣相關鄉鎮責任人進行電話“叫應”,要求各鄉鎮“叫應”到戶到人到末梢。陳塘鎮接到預警信息后,第一時間采取應急措施,提前將受威脅群眾轉移安置。10時20分,陳塘鎮寺村村出現了山體滑坡。由于研判精準、措施到位、撤離果斷,有效避免了3戶10人傷亡。
災情發生后,各級各部門迅速投入搶險救災工作,廣西消防救援總隊出動消防救援人員共營救、疏散被困群眾42人;交通運輸部門及時恢復中斷或阻斷各類路段20條;廣西電網公司加強搶修復電等應急處置工作;鐵路運管部門及時組織400余人和調集機械設備,加強列車調度,高效化解百色田林縣潞城瑤族鄉泥石流掩埋鐵路軌道險情。
據氣象部門預計,4月底前,我區還將有兩次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的降雨過程。同時受前期強降雨影響,中小河流水位上漲、土壤含水量高,加之地質災害存在滯后性影響,防汛工作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自治區防汛辦提醒各級各部門持續做好各項防御應對工作,全力確保安全平穩度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