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第四屆中國—東盟視聽周閉幕式在中國—東盟網絡視聽產業基地舉行,至此,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柬埔寨新聞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播電視局牽頭承辦的第四屆中國—東盟視聽周正式落下帷幕。中國—東盟視聽周組委會秘書處副秘書長、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播電視局副局長陸正寧,廣西廣播電視臺副臺長馬繼霞,廣西廣電網絡公司副總經理涂鈞等出席閉幕式,共青團廣西區委、廣西藝術學院、南寧師范大學的專家教授,視聽周參與單位的行業專家、媒體代表等約100人參加閉幕式。
▲第四屆中國—東盟視聽周成果片
▲閉幕式現場
陸正寧副局長在閉幕式上對第四屆中國—東盟視聽周成果進行總結發布時表示,第四屆中國—東盟視聽周圍繞“新時代 新視聽 新機遇 新未來”的主題,精心籌辦開展系列活動,聚焦展現中國和東盟國家深化廣電視聽合作的豐碩成果,積極探討和展望未來合作與發展,取得多項成果。
▲陸正寧副局長發布第四屆中國—東盟視聽周成果
立足新時代,展現新視聽。
在前三屆電視周的基礎上,活動從“電視周”更名為“視聽周”,從電視傳播渠道,拓展到了廣播、電影、網絡視聽平臺,實現大視聽平臺的服務性和有效性不斷提升。此外,活動克服疫情影響,成功邀請到6名國內外部級領導分別以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出席并致辭,6個東盟國家駐南寧總領事館的8位官員出席活動,確保各項活動高規格、高標準、高質量開展。
打開新視野,拓展新空間。
開幕式晚會首次創新設置“1+1”雙會場形式,以網絡視頻的方式首次將開幕式晚會舉辦場地分會場拓展到了東盟國家;中國—東盟青年主播創造營(第二季)研學路線實現首次走進東盟國家;譯制展播活動首次實現“雙向互譯互播”、首次面向公眾公開放映,共有49部共計178集優秀視聽作品,在中國、柬埔寨、泰國、印尼、越南、老撾、緬甸等7個國家的61個主流媒體頻率頻道和新媒體平臺播出,在廣東、福建、四川等10省區共同展播,展播活動覆蓋海外觀眾人口約2124萬,覆蓋國內觀眾人口1.24億人。
打通新渠道,構建新矩陣。
本屆視聽周宣傳工作構建了聯通海內外、暢達區市縣的全媒體宣傳新矩陣,通過統籌協調,形成央媒、區媒、市媒、縣媒分層次、全平臺發稿,海外媒體平臺賦能支持的合力傳播矩陣,最大限度實現國內國外“全面參與、眾人知曉”的宣傳目標。央視新聞頻道、經濟日報、廣西日報、廣西廣播電視臺、柬埔寨國家電視臺、柬華日報、泰國TNN新聞頻道等多家海內外媒體平臺,愛奇藝、咪咕視頻、抖音、快手、廣西視聽等新媒體平臺對視聽周進行了報道傳播,其中,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欄目連續兩天對視聽周相關活動進行報道,青年主播研學視頻總閱讀量、播放量達到200多萬。根據統計,截至9月11日,已有視聽周相關稿件800余篇發布,整體宣傳傳播影響廣泛。
搶抓新機遇,邁向新未來。
在2022中國—東盟視聽傳播論壇上,19位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專家學者,聚焦中國與東盟國家在廣電視聽領域的交流合作經驗與前景,積極建言獻策。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現場發布并解讀《中國—東盟視聽國際傳播十年發展報告》,全面展現中國—東盟視聽交流傳播“非凡十年”。論壇期間,共有10個項目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形式進行簽約。簽約項目涵蓋廣電視聽領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東盟市場合作項目開拓、中國—東盟跨境電商直播合作、內容合拍合作、視聽節目播出授權和海外發行等多個方面,較往屆覆蓋范圍更加廣泛,將為進一步推動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注入強大動力。
相關單位代表回顧分享本次視聽周的經驗和收獲
閉幕式上,來自自治區廣電局、廣西廣播電視臺、《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等參與了本屆視聽周承辦及執行的相關單位代表,分別回顧、分享了本次視聽周的經驗和收獲。
閉幕式上還介紹了國際青年視聽傳播計劃即將啟動的相關情況,該計劃旨在促進國際青年人才在視聽傳播領域的創意分享、理念溝通、內容合作與研學互訪,在自愿、平等基礎上圍繞視聽作品的創作、賞析與傳播開展交流合作。中國—東盟青年主播創造營將成為該計劃面向東盟開展活動的具體實施載體,將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奉獻青春智慧和視聽力量。 |